核心提示:
2014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特別提到,“1-6月工程機械的代表性產品挖掘機和裝載機當月與累計產量均同比下降。”
經過“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步入了中速發展時期。利潤下滑、增長乏力,競爭加劇等挑戰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發現,不少企業正在通過各種手段挖掘增長點,三一重工則緊緊抓住了信息化浪潮,讓智能工廠、大數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個車間節約億元成本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上29家挖掘機廠商共銷售履帶式挖掘機58056臺。其中,6噸以上挖掘機43214臺,同比下滑12.3%;6噸以下(含6噸)挖掘機銷售14842臺,同比下滑3.6%。此外,裝載機和推土機同比也都有一定程度下滑。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現在三一碰到一個大的轉折點,工程機械行業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整個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三一必須去改變。
賀東東所指的“改變”,其中一項便是信息化,以及基于信息化基礎上的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等等。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將這種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智能化的模式描述為 “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股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國制造企業“兩化融合”的實踐也在深入開展。
湖南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筆者發現,坐落在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三一重工總裝車間18號廠房就是利用信息化開展智能制造的一個典型縮影。該車間總面積為1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智能化車間,有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港口機械等多條裝配線。
三一重工CIO(首席信息官)何宗東告訴筆者,通過運用智能化系統及設備,在不增加設備投入的情況下,預計2014年三一重工總裝車間同比可節約制造成本1億元,年增加產量超過2000臺以上,每年同比產值新增6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通過智能化,車間在制品減少8%,物料齊套性提高14%,單臺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產值提高24%,現場質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庫存降低30%。
據了解,除18號廠房外,三一重工寧鄉產業園、上海臨港產業園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得到較為顯著的成績。
大數據優化服務品質
“數據正在成為企業的生產要素,如何挖掘企業大數據的價值,發揮數據驅動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有人曾這樣評價數據的力量。
除了智能制造以外,三一重工也不會忽視大數據的作用。“公司今年將要上線CRM系統,建立客戶數據及檔案。”何宗東說。
CRM系統即客戶關系系統,據了解,數據化CRM則是將數據收集、挖掘和決策融為一體,讓企業能真正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客戶,并且能和客戶做一對一的溝通,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三一重工還有更為宏大的目標,公司希望通過大數據實現對全國工地開工率數據的動態把握。
顯然,如果能掌握這些數據,三一重工能為客戶提供的已經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服務,還包括經濟形勢、市場動態等一些列經濟指標方面的服務。
其實,三一的信息化建設最早要追溯到1998年,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與沉淀,公司從研發到資源管理到生產制造都實現了信息化,這也讓公司成為信息化浪潮的引領者。
目前公司基本實現了基礎智能化、研發數字化、供應鏈敏捷化、人力資源管理精細化、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客戶關系管理自動化、經營業績可視化等七個方面功能,并于去年啟動了基于流程改善的信息化變革。
行業專家認為,三一的信息化給企業帶來了深刻的改變,雖然整個行業增速出現疲態,但這種公司通過信息化爆發出來的增長潛力,或許更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經過“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步入了中速發展時期。利潤下滑、增長乏力,競爭加劇等挑戰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發現,不少企業正在通過各種手段挖掘增長點,三一重工則緊緊抓住了信息化浪潮,讓智能工廠、大數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個車間節約億元成本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上29家挖掘機廠商共銷售履帶式挖掘機58056臺。其中,6噸以上挖掘機43214臺,同比下滑12.3%;6噸以下(含6噸)挖掘機銷售14842臺,同比下滑3.6%。此外,裝載機和推土機同比也都有一定程度下滑。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現在三一碰到一個大的轉折點,工程機械行業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整個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三一必須去改變。
賀東東所指的“改變”,其中一項便是信息化,以及基于信息化基礎上的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等等。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將這種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智能化的模式描述為 “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股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國制造企業“兩化融合”的實踐也在深入開展。
湖南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筆者發現,坐落在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三一重工總裝車間18號廠房就是利用信息化開展智能制造的一個典型縮影。該車間總面積為1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智能化車間,有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港口機械等多條裝配線。
三一重工CIO(首席信息官)何宗東告訴筆者,通過運用智能化系統及設備,在不增加設備投入的情況下,預計2014年三一重工總裝車間同比可節約制造成本1億元,年增加產量超過2000臺以上,每年同比產值新增6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通過智能化,車間在制品減少8%,物料齊套性提高14%,單臺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產值提高24%,現場質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庫存降低30%。
據了解,除18號廠房外,三一重工寧鄉產業園、上海臨港產業園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得到較為顯著的成績。
大數據優化服務品質
“數據正在成為企業的生產要素,如何挖掘企業大數據的價值,發揮數據驅動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有人曾這樣評價數據的力量。
除了智能制造以外,三一重工也不會忽視大數據的作用。“公司今年將要上線CRM系統,建立客戶數據及檔案。”何宗東說。
CRM系統即客戶關系系統,據了解,數據化CRM則是將數據收集、挖掘和決策融為一體,讓企業能真正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客戶,并且能和客戶做一對一的溝通,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三一重工還有更為宏大的目標,公司希望通過大數據實現對全國工地開工率數據的動態把握。
顯然,如果能掌握這些數據,三一重工能為客戶提供的已經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服務,還包括經濟形勢、市場動態等一些列經濟指標方面的服務。
其實,三一的信息化建設最早要追溯到1998年,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與沉淀,公司從研發到資源管理到生產制造都實現了信息化,這也讓公司成為信息化浪潮的引領者。
目前公司基本實現了基礎智能化、研發數字化、供應鏈敏捷化、人力資源管理精細化、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客戶關系管理自動化、經營業績可視化等七個方面功能,并于去年啟動了基于流程改善的信息化變革。
行業專家認為,三一的信息化給企業帶來了深刻的改變,雖然整個行業增速出現疲態,但這種公司通過信息化爆發出來的增長潛力,或許更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