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八年多的努力,浐灞生態區已累計修復濕地1.7萬畝,建成林地2.9萬畝,修建生態堤防36公里,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達到95%,河流水質由劣五類恢復到地表三類,負氧離子含量達到2000到6700單位,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清新空氣1000單位的標準;鳥的種類也由過去的6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近200種,東方白鸛、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已經成為這里的常住“居民”。
浐灞生態區已由過去的生態重災區變為西安重要的生態補償區,成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生態區、首個國家級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區域、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2011年9月,作為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所在地的浐灞生態區榮獲聯合國“全球城市最佳綠色變更經典案例獎”。
五個堅持實現“綠色崛起”
作為“八水繞西安”八水中的兩條主要河流和西安重要的城市水源地,以及西安乃至陜西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補償區,浐灞生態區目前已開始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即將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為西部城市的綠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樣本。
一個曾經遭受嚴重污染的生態重災區,如何在8年時間里,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堅持科學理念創新發展,生態品牌凸顯。自2004年9月成立以來,浐灞生態區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產業與人居和諧”,明確“都市型生態區、生態化商務城”的目標和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推進河流治理和生態重建,快速推動重點項目的建設步伐,區內的生態災害得到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發展空間有效拓寬,城市功能品位顯著提升,實現社會和經濟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