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柏林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雙方就中德關系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為中德關系發展進一步確定了方向。
習近平指出,未來幾年是中德各自改革發展關鍵時期,也是兩國實現共同增長進步的關鍵時期。中德不僅僅是經濟伙伴,更是政治伙伴和戰略合作伙伴。我們決定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著手制定中德中長期行動綱要,這是重大舉措。中方愿同德方一道,本著精雕細琢和開拓創新精神,共同規劃和設計各領域合作,塑造兩國關系美好未來。
習近平建議雙方:第一,政治上做可以信賴的朋友,保持高層經常性交往,就重大問題加強溝通,增進戰略互信。用好戰略對話等60多對合作機制,加大政府、政黨、議會、智庫交往,深化外交、安全、執法、反恐等領域合作。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開展人權等領域對話。
第二,經濟合作要實現質的跨越。兩國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要擴大雙向投資和貿易,多搞戰略性大項目,進行聯合研發、聯合生產,推進制造業對話,拓展智能制造、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合作,推進航天航空、海洋、極地等領域合作。中方支持建設中德農業中心。雙方可以定期舉行高級別財金對話。中方歡迎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中方歡迎德方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促進中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生產要素融合。
第三,加強人文交流,繼續在對方國家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建立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加強教育、旅游、地方合作,密切民間交往特別是青年交流,為兩國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第四,在國際事務中保持有效溝通,共同推動地區熱點問題的外交解決。加強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場合協調和配合,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進國際體系改革和改善全球治理。
第五,共同致力于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維護和促進自由貿易體系,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取得早期收獲,盡早啟動中歐自貿區建設聯合可行性研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中歐貿易和投資爭端。
默克爾表示,德中關系持續高水平發展,各領域、各層面交流對話活躍,經濟合作強勁有力。德方關心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祝愿中國取得更大成就,愿積極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做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默克爾表示,德方理解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面臨的各種挑戰,支持中國保持穩定和發展。認識中國不能套用德國的標準。德方愿同中方加強政治對話和人文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德方對加強兩國合作抱有強烈愿望,完全贊同中方有關建議,希望同中方擴大經貿、投資、金融、能源、環保等領域合作,明年共同舉辦“創新合作年”活動。德方感謝中方支持歐元,愿積極推動歐中投資協定和歐中自貿區談判,妥善解決歐中貿易爭端。德方愿同中方就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加強溝通和協調。
會談后,雙方發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了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汽車、交通、信息化、稅務、金融、科技、節能環保、醫藥、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
兩國領導人還共同會見了記者。習近平指出,中德關系發展到今天,兩國務實合作的效應不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遠遠大于二。深化中德合作,利在兩國,惠及歐洲和世界。我這次訪問期間,雙方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并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中德關系站在新起點上,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相信到2020年,歐洲的德國和亞洲的中國,經濟實力將更強大,互利合作將更緊密,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將進一步提高。
習近平表示,發展中德關系,好比駕駛一輛汽車,必須看得遠,才能安全和順利。只要我們雙方充實燃料,握好方向盤,中德合作之車一定能既跑得快,又開得穩,駛向光明的未來。
默克爾表示,德中關系是全面的。我同習近平主席就加強政治對話、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許多共識。相信習近平主席的訪問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德中合作。德國愿做歐中關系發展的發動機。
德國是歐洲經濟“發動機”
我很高興在萬物復蘇的早春時節再次來到德國。
5年前,我曾經訪問德國。那時,歐洲正處于國際金融危機陰霾之下,歐債問題初露端倪,唱衰歐洲之聲甚囂塵上。中國毫不遲疑選擇同德國和歐洲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始終對歐元保持信心,一如既往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
5年后的今天,歐債問題趨于緩解,歐元依然堅挺,歐洲一體化進程取得了新進展。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和“穩定錨”,正在引領歐洲加快復蘇步伐。這些不僅證明了我們當初判斷的正確性,更印證了兩國互信之深和合作基礎之牢。中德合作基礎深厚,領跑中歐合作
中德合作有著深厚而堅實的基礎,這是因為:
——中德合作是兩大文明的交流對話。中國和德國分處亞歐大陸兩端,是東西方兩大文明杰出代表。兩國數不盡的先賢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豐富的文學藝術,是雙方互學互鑒、交流合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中德合作是兩個偉大民族的相互學習。盡管中德歷史傳統和發展軌跡不盡相同,但兩個民族擁有很多共同的優良品質,比如勤懇耐勞、謙虛認真、踏實苦干、勇于創新。這為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相親相敬、取長補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中德合作是兩個經濟奇跡創造者的攜手并進。作為全球兩大貿易國和兩大經濟體,中德兩國發展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無論從產業發展水平、市場規模,還是從需求格局看,中德經濟互補性十分突出,合作空間極其廣闊。
近年來,中德合作一直領跑中歐合作。每天往返于中國和歐盟之間的15億美元商品中,近三分之一屬于中德。每周,70多個航班連接著兩國10多個城市。中歐之間已經開通的3條聯運班列中,有2條通往德國的杜伊斯堡和漢堡。每年有超過100萬游客來往于中德之間。兩國不僅已經成為對方國家在各自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更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最重要目的地。迄今有8200多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
讓中德合作超越簡單買賣關系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國爭相調整、適應,抓緊實施必要改革。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提出了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
德國推出了“工業4.0”戰略,積極推行能源轉型,并引領歐洲整固財政,實施結構改革,大力落實“歐洲2020”戰略提出的舉措,推進歐洲一體化。中德合作將會有更多契合點,獲得新動力。中德關系也將在現有高水平基礎上,進入一個精確磨合和深度對接的新階段。
中德合作的未來仍然在于能否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好處。中國市場和德國技術的結合,無疑將極大促進中歐經濟社會發展,給普通百姓生活帶來諸多實惠。中國速度和德國質量的聯手,將為中歐乃至世界經濟創造巨大增長空間。
讓我們超越簡單的買賣關系,以更加創新和開放的思維,賦予中德合作更多戰略內涵。讓我們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分歧,以更加宏觀和長遠的眼光為兩國關系發展謀劃藍圖。讓我們共同致力于國際機制和規則的改進和完善,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好適應時代發展和國際社會共同需求。只有這樣,中德合作的車輪才會越轉越快、越轉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