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風電行業集體入冬。很多人不知道,在濟南,風電項目啟動已有10年時間。作為政府大力扶持的清潔能源產業,濟南風電發電企業和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這個冬天,也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在各方逆勢投資風電的背景下,記者日前深入濟南首座風力并網發電場——— 大唐平陰發電項目,以及濟南第一家風電設備制造企業——— 北車風電有限公司,探詢這個備受期待的清潔能源產業鏈到底存在哪些機遇與挑戰。
寒氣在山間彌漫,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從2003年選址測風,到2010年省發改委核準批復;從招標建場跑手續,到2012年3月底正式并網發電,濟南首個風電場——— 大唐平陰、長清一期風力發電項目從預熱到“上馬”整整用了10年時間。
然而由于風量比預計少和技術方面等原因,這兩個項目的年發電時間不足1800小時,其中長清項目的發電量不足該區全年用電量的5%,低于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只能靠政府的發電補貼“艱難度日”。濟南首座風電場為何經營慘淡?記者24日來到平陰縣洪范池鎮謝莊村,這里是大唐平陰二期并網發電基地所在地,大唐濟南風電項目所遇到的諸多困局逐一展現在眼前。
記者探訪
至今發電只有6000萬度占平陰用電量不足10%
12月24日,記者來到了位于謝莊村的大唐平陰二期并網發電基地,一條寫有“大干六十天,確保平陰二期、泰安東平、平度新河項目按時投產發電誓師動員會”字樣的紅色條幅掛在大門前。院子里停滿了魯B牌照的小汽車,指揮部大樓監測室里圍滿了身著迷彩服樣式的工作人員,很多人盯著電腦數據正在討論分析。
“平陰二期今天正式并網發電,還在進行最后的調試。”大唐平陰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經理謝春生表示,今年3月23日,大唐風電在長清和平陰的項目同時并網發電,這也意味著濟南首次用上了本地生產的風電。大唐平陰風場項目是國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項目,作為濟南市首家風力發電場,大唐平陰風電場規劃容量為200兆瓦,擬分五期建設,目前二期已經正式“上馬”。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平陰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大唐長清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都是大唐山東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2010年10月在青島注冊成立,主要負責大唐在山東清潔能源戰略的具體實施。“發電量比預期要少一些。”謝春生介紹,平陰一期和二期共計安裝了66臺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每期為33臺。按照之前的測算和考察,平陰每年有效利用風能為1868小時,單機上網電量平均為280.3萬千瓦時(即通常所說的“度”),預計年發電量在9250.9萬千瓦時。但截至目前,平陰一期的發電量只有6000萬千瓦時左右。
謝春生坦言,這個發電量放在濟南微不足道。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濟南電網全社會用電量217.7億千瓦時,預計“十二五”期間年均遞增8.77%,這就意味著這幾年用電量接近300億千瓦時。照此估算,即便滿額發電,平陰風電項目一期工程年發電量實際上只占濟南用電量0.3%左右。
“占平陰總用電量不足10%,占長清用電量不足5%。”謝春生表示,由于濟南是用電大市,風電在并入山東電網后,采取就近消納原則,基本都用于轄區企業和民生使用。目前由于風電占比還很小,基本上企業發多少,就可以上網多少。但濟南春秋兩季風好一些,冬天風力很差,發電量很低,本月風機基本處于閑置狀態。發電小時數太少成為制約大唐濟南風電發展的一大難題。
大唐說法
歷時10年終并網發電平陰風電目前卻賠本
“在濟南,目前能看到的風車都是大唐的,因為只有我們一家在濟并網發電。”謝春生坦言,雖然他們早于其他企業先行一步搶占濟南市場,但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卻仍然只能是賠本賺吆喝。
他表示,五大發電公司早就在山東布局,但由于東部沿海和北部等優良風場資源早就被“瓜分完畢”,大唐開始將目標鎖定在濟南等風資源并不算好的城市。據介紹,限于地形、風速等原因,濟南只能算作三類風場,按國家最初規定,這類風場是不能夠發展風電的,但隨著風電機組技術日趨成熟,國家逐漸放開了三類風場的審批限度。另外,謝春生坦言,由于近兩年風機市場競爭慘烈,整機價格直線下跌,每千瓦從七八年前的7000多元降到了3000多元,這也是促成大唐風電最終選擇投資濟南的一大原因。
“歷經10年才正式并網發電,不容易啊。”謝春生表示,大唐電力從2003年就開始考察平陰和長清兩地,并實際進行測風實驗,經過兩年多的前期測風勘探等準備工作,并調取了大量氣象資料和歷史數據后,評估平陰有效風力能達到每秒5.81米,經過對比測算,平陰一年中應有1800小時左右可供發電。隨后開始與電網企業談判,申請并網發電審批,然后是走土地規劃、環評等手續,最后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并交予省發改委審核。
上述程序用了近7年時間,終于在2010年6月25日,省發改委核準通過了大唐平陰和長清的一期項目,同年12月3日,兩地二期項目也核準批復。隨后,大唐方面馬上招標供貨和施工廠家,并辦理土地許可證等相關手續。同時選址征地、修路架橋,終于在2011年7月份全部竣工。
“期間比較麻煩的是技術指標要達到濟南電網的要求。”謝春生介紹,由于之前外地出現過脫網事故,加上擔心風能技術不成熟,山東電網對風機和并網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在克服種種困難后終于通過了濟南電力公司專家組的審核。隨后本以為可馬上并網發電,但由于平陰一期準備接入的變電站當時還沒有建設完成,所以直到2012年3月才正式并網。
10年全部費用算下來,每個項目投入了4.5億元,平陰一期、二期加上長清一期共計投入了13.5億元,加上明年準備并網的長清二期,四大項目就投入了近20億元。經估算,風電上網價格是每千瓦時0.61元,按照企業實際上網電量結算,每發一度電省政府補貼0.09元,大唐發一度電回收0.7元,而每年發電時間只有達到1800小時,也就是9250.9萬千瓦時才是盈虧平衡點,但如今發電時間遠遠不足,只能是賠本賺吆喝。
依賴政策
三成以上收入來自政府補貼前12年基本為銀行“打工”
“理想狀態下,大約需12年才能完全回本。”謝春生介紹,由于前期投入較大,風電企業短期不容易實現盈利,要將成本和收益分攤到整個建設期來看。以平陰風電項目一期為例,項目總投資為4.97億元,風車的使用壽命為20年,測算出大約需要11.85年才能收回項目投資。“也就是說,前12年我們都是在為銀行打工”。
風機使用原理及壽命其實很簡單。讓風機轉起來風速只要達到3米/秒就可以,僅相當于二級風,到11.5米/秒也就是五級風左右就能讓它滿負荷運轉。只要風速達到發電要求風電機就會自動啟動,如果風速太大則會自動鎖死,風速不足又會自動停機。所以對適合風力發電的風資源要求很高。
謝春生介紹,雖然前12年難以實現真正盈利,不過從20年的建設期來看,項目資本金(1億元)的凈利潤率卻能達到12.76%。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補貼將在風電項目運轉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前期利潤測算,長清風電項目一期20年利潤總額為3.4億元,其中2.45億元為營業利潤,0.95億元為補貼收入。也就是說,補貼收入將占到利潤總額的28%。而如果再從利潤總額中扣除所得稅,凈利潤為2.55億元,如此一來,補貼收入將占到項目建設期凈利潤的37%。“可以說沒有補貼真的沒法干。”謝春生說。
風能優勢
每年節煤3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03噸
雖然風電項目政策依賴性強,但國家之所以鼓勵推動上馬風電項目并大力給予政策補貼,正是看中了其清潔環保的優勢。一組數據顯示,平陰風電一期9300余萬千瓦時的上網電量,按2009年全國火電網供標煤耗每千瓦時342克計算,風能每年可以替換標煤31967噸,這也就意味著可以減少向大氣排放粉塵303噸,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74460噸,并能減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的排放。風電場建設在當地環境保護、減少大氣污染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吸引著有節能降耗目標的政府予以鼓勵、補貼。(記者蘇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