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問題是,接下來怎么辦?兩個月后怎么辦?”香港《南華早報》5日如此發問時,國際媒體對中歐“光伏”爭端未來如何演進看法不同。
曾是路透社記者、現在人在上海的道格?揚在《南華早報》撰文稱,歐盟此次未按47.6%征稅是中歐對抗一年多后的理性聲音,德國總理默克爾顯然在背后做了工作。他預測中國有可能會在未來一兩周內向歐洲派團,進行一系列認真談判,雖然中國未必會迅速減少對光伏產業的補貼,但中國企業有可能提價到與歐美對手差不多的水平。他還預測,雙方談成的可能性是70%—80%。
同日,德國《科隆城市導報》則認為中國將為挽回面子不惜一切代價,中歐會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文章說,現在還有醒悟之機,柏林必須做反對歐盟錯誤的“神風特攻隊”。德國經濟部長羅斯勒爾5日稱,在與中國談判規避貿易戰的道路上,布魯塞爾還有選擇。
“跳探戈需要兩個人,”歐盟駐華大使館官員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這樣說。歐盟官員稱,按低稅率征稅是為談判預留空間,“希望中方珍惜這個信號”,在未來兩個月內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中國最大光伏企業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則對《環球時報》表示,自歐盟2011年啟動“雙反”調查以來,英利已逐步降低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去年歐洲市場銷售占英利總銷售額62%,預計今年第二季度下降到35%。
《華爾街日報》說,到今年底,德古赫特的關稅計劃可能面臨被成員國否決的尷尬。因為屆時此提案將拿到歐盟理事會表決(歐盟主要決策和立法機構),如超半數成員國反對,關稅案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