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將鋼鐵行業困難期轉化為項目建設推動期,僅今年重點項目投資達238億元,涉及品種結構優化升級的鋼鐵主業、產業鏈建設、新材料和綠色發展,預計15個項目將在今年投產,所有60多個項目在2014年建成投產。圖為太鋼高端碳纖維項目建設現場,兩名施工人員在緊固主廠房鋼結構連接螺栓。
2013年即將過半,已經經歷了去年 “寒冬”洗禮的鋼鐵行業表現如何,能否 “苦盡甘來”,抑或繼續掙扎在微利的亂局之中。本報記者特選取了產能、價格、利潤、貿易戰等六個關鍵詞,以期從不同角度還原今年以來中國鋼鐵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況。
關鍵詞一:
“瘋狂”的產能
今年以來,鋼鐵產能猶如瘋狂的鐵礦石一樣,幾乎每個月都在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一季度,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 (含重復材)產量分別為17823萬噸、19189萬噸和2455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6%、9.1%和12.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4、6.6和5.8個百分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平均日產粗鋼213.2萬噸,創歷史新高。其中3月份粗鋼產量為6630萬噸,同比增長6.6%,平均日產粗鋼213.9萬噸;會員企業平均日產粗鋼172.7萬噸,也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4月份,全國粗鋼產量達到6565萬噸,同比增長6.8%,平均日產粗鋼218.8萬噸,環比增長2.32%,是僅次于今年2月份日均220.8萬噸的歷史次高水平。
5月上旬,國內重點鋼鐵企業粗鋼日產量為174.8萬噸,旬環比增長2.7%;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219.3萬噸,旬環比增長3%。這些數據再度刷新了中鋼協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從開工率來看,鋼鐵企業的生產熱情似乎并未受到去年巨虧的影響。有調查顯示,截至5月3日,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 97.42%,環比上周增加0.65%,非常接近今年2月份98.65%的歷史高點。
高產能重壓之下,市場需求卻遠不及預期。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鋼鐵PMI數據,3月鋼鐵新訂單指數大幅回落21.9個百分點,4月僅小幅反彈1.9個百分點至43.2%。新出口訂單指數3月份大幅下降21.1個百分點之后,4月份繼續下降1.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
在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高產能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產能過剩,庫存積壓,以及由此引發的惡性競爭亂象。截至3月末,全國主要鋼材市場、主要鋼材品種社會庫存量比上年末增加1000多萬噸,增幅超過80%。同期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為1483萬噸,比今年年初的1006萬噸增加477萬噸,增幅為47.4%。
業內分析師認為, “金三銀四”已過,淡季即將來臨,而鋼市依舊低迷,在高產量、高庫存和低需求的共同施壓下,6、7月份鋼廠虧損可能進一步擴大,屆時各大鋼廠一定規模的檢修和減產或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關鍵詞二:
沒有“下限”的鋼價
5月中旬,國內鋼材市場出現了一波普跌的態勢。建材市場弱勢依舊,板材市場加速下跌。從主要品種來看,熱卷、螺紋鋼、中厚板價格紛紛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冷軋價格也迫近年內低點。這也是今年以來鋼材市場走勢的一個縮影——跌跌不休。
回顧今年以來的鋼材價格走勢,2月份是一個分水嶺。自2月20日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后,節后鋼價便開始了大幅下挫之路,并屢創今年以來的新低。目前, “跌跌不休”的鋼價正向近五年以來的市場底部逼近。
今年前兩個月,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呈逐步回升走勢。至2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11.12點,比年初的105.31點上升5.81點,升幅為5.52%,但同比下降7.35點,降幅為6.2%。
進入3月份,鋼材價格呈回落走勢,至3月末鋼材價格指數為107.05點,環比下降4.07點,降幅為3.66%,連續五周出現下降。4月末,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5.75點,比3月末下降1.3點,降幅為1.21%;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44點,降幅為12.74%。
從主要鋼材品種來看,截至4月末,中鋼協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價格均小幅下跌,其中熱軋卷板價格降幅較大,環比下降99元/噸;中厚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分別下降65元/噸、53元/噸和17元/噸;高線、螺紋鋼和角鋼價格分別環比下降31元/噸、49元/噸和27元/噸;熱軋無縫鋼管價格下降47元/噸。
5月9日,寶鋼出臺今年6月份鋼材出廠價格政策,熱軋下調180元/噸,普冷下調150元/噸,無取向電工鋼下調150元/噸。這是自去年10月份以來寶鋼首次公開下調鋼材出廠價格,表明在鋼價下行的氛圍中,市場訂貨情況不甚理想。此前,寶鋼5月份價格政策雖然表面平盤,實際上主流產品價格均有100~200元/噸不等的優惠。
繼寶鋼之后,武鋼也對6月鋼材出廠價格進行了下調,降幅在100~200元,其中熱軋產品下調180元/噸,冷板卷下調100~150元/噸。隨后,首鋼6月份價格政策也出現跟調。
業內分析師指出,雖然主流鋼廠紛紛下調鋼材出廠價格,鋼價倒掛現象有所緩解,但難有根本性改觀,而市場反應仍以利空為主,預計國內鋼市仍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