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長基本告別,我國經濟發展正在步入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原來被高速增長長期掩蓋的風險開始逐漸暴露,其中,產能過剩風險亦引發關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的不平衡、不可持續的粗放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下發展,企業、行業乃至地方政府需要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
今年7月份,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一個月之后,又公布了第二批名單。從名單來看,兩批均涉及水泥、玻璃、煉鋼等十余個行業,而這些行業的發展狀況也令人堪憂。以光伏為例,數據顯示,今年年初我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累計債務已高達1100億元,如果再加上一定數額的應收賬款,光伏企業的資金鏈更顯緊張。
之所以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一方面,由于過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諸如煤炭、鋼鐵,都對居民生活及其他各行各業的運轉起到了基石作用;另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增速趨緩,這些產業供過于求的矛盾開始日益凸顯。加上一些地方過于追求發展速度,過分倚重投資拉動,通過廉價供地、稅收減免、低價配置資源等方式招商引資,助推了重復投資和產能擴張。而我國目前資源要素市場的改革還比較滯后,落后產能退出渠道不暢,使得產能過剩的矛盾近幾年一直沒有得到緩解。據了解,去年年底,鋼鐵產能利用率才72%,電解鋁的過剩產能則超過了30%,產能過剩行業情況依舊嚴重。
徐洪才認為,當前正是增速換擋期、轉型陣痛期和改革攻堅期“三期”疊加時,隨著勞動力供給下降、環境治理成本上升、消費向服務性商品的傾斜,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下降,相應地,GDP增速也會有所回落,但這是正常的。產能過剩的風險不宜夸大,但同時也要引起正視。從小的層面來看,企業凈利潤降低、負債與應收賬款增加,會使得企業自身乃至行業經歷動蕩。
放在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產能過剩的風險也會傳導到地方政府和金融系統。近期發布的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已成為大部分上市銀行的共同特征。其中,產能過剩行業對銀行的“牽制”也直接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質量上,削弱了貨幣信貸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性。徐洪才表示,一些行業成為銀行資產存量的“包袱”,在當下銀行已經很難全身而退,現在最好的方式不是袖手旁觀完全不管,而是發揮銀行逆周期調控的作用,引導過剩產能企業兼并重組以及產品技術的升級。
幫助企業化解產能過剩,銀行需要有所作為,而對于企業和行業本身來說,也應努力尋求轉型升級,朝著符合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目前已有以焦化為主的傳統煤化工向煤機石油化工轉型。此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兼并、重組。“這些行業關系著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還有金融機構的風險,不適宜 "一棒子打死"。最好還是讓企業能有新的路子走,讓大家在發展中解決結構挑戰升級的問題。”徐洪才補充道。
既然進入新常態,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將要有重大轉變,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中央,都必須接受與過去高速增長不同的經濟生態,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
當下,必須在新常態的前提下正確認識產能過剩問題,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化解產能過剩問題,莫使其成為發展的“痼疾”和風險的“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