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革命發生后,美國天然氣產量大幅增長,天然氣價格直線下降,與同期高位運行的國際油價形成鮮明反差。油氣價格的差異讓投資商的興趣由頁巖氣轉向頁巖油,而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的成熟應用為這種轉型提供了保障。目前,美國頁巖油產量已達200萬桶/日。頁巖油勘探開發熱潮的興起不僅改變了美國能源供需結構,而且對全球能源行業帶來沖擊。
從時間上來說,美國頁巖油產業的發展歷程可總結為“發現-認識突破-快速發展”的“三步曲”。
發現階段(1953~2000年)
1953年,當時的美國標準油氣公司在位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威利斯頓盆地發現了美國的第一個頁巖油藏,并正式于1955年投產。當時采用的是直井開發技術,目的層為巴肯組的上段,平均單井產量水平為27.4噸油當量/日。
1961年,殼牌在威利斯頓盆地進行石油勘探時,在首要目的層勘探失利的情況下,轉而勘探巴肯組上段,結果發現了埃爾克霍恩牧場油田,巴肯組上段油氣潛力再次得到證實。
由于該段以暗色的海相頁巖為主,發育大量天然裂縫,且裂縫的存在對產量有積極意義,人們認為該段發育泥巖裂縫油藏。在此后的近30年里,油公司在巴肯頁巖區帶內的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幾乎都集中在該區發育的一系列背斜構造附近,包括內森背斜、安蒂洛普背斜、小奈夫背斜和比靈斯背斜等,鉆探的目的層為巴肯組上段,采用直井鉆探,共發現了26個油田。
隨后,有公司嘗試將水平井應用到巴肯組上段油藏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將產量提高至約50噸油當量/日,且能穩產達兩年之久,其他作業者也紛紛效仿。油公司對該區帶的熱情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有超過20家公司在這里從事油氣勘探開發活動。之后因油價持續走低,且預測受天然裂縫控制巴肯組上段油藏的產量具有一定的困難,于是巴肯頁巖區帶的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在經歷一個高潮期后進入緩慢發展階段。
認識突破階段(2000~2005年)
2000年,又一個大發現打破了巴肯頁巖區帶的寂靜。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加拿大獨立油公司在經過近5年的勘探后發現,巴肯組中段的孔隙度明顯優于上段和下段,巴肯組源巖所生成的油氣可能更多地聚集在了中段,之前開發的上段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并成功發現了埃爾姆古麗油田。
該油田徹底改變了巴肯頁巖區帶的油氣勘探開發狀況,中段成為公司油氣勘探的首要目的層。之前對于該頁巖區帶發育泥巖裂縫油藏的認識顯然已不能成功地指導該區的油氣勘探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頁巖油藏的概念開始形成,并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其相關認識也被應用到油氣勘探開發中,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快速發展階段(2005年至今)
2005年,EOG能源公司就提出了效仿頁巖氣開發,將水平井與水力壓裂相結合開發巴肯中段頁巖油藏的想法,并在帕歇爾油田的測試中取得成功。
頁巖氣革命之后,這兩項技術開始被大規模應用于頁巖油開采,主要推動因素是油氣價差。頁巖氣產量增長使得美天然氣價格下跌,而同期國際油價一直高位運行。高油價低氣價導致很多油公司關停了利潤低的頁巖氣井,轉而尋求在頁巖油領域獲得新突破。2012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200萬桶/日,較2010年增長了兩倍多。
頁巖油產量將成為美國未來原油產量增長的主力支撐點。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預測,當前時間至2040年期間,美國陸上常規原油產量將呈逐漸下降趨勢,而陸上頁巖油以及墨西哥灣深水產量將成為支撐美國原油產量穩定或保持增長的主要領域。
EIA預測,2012~2040年,美國將生產253億桶的頁巖油,其中巴肯頁巖油將貢獻32%的產量,鷹福特和二疊紀盆地將分別貢獻24%和22%的產量,其余22%來自其他頁巖層。2021年,頁巖油產量將達到高峰。
概念鏈接:頁巖油(Shale Oil)
頁巖油(Shale Oil)的概念目前在國內外還沒有統一公認的定義,人們用“頁巖油”這一術語時,可能代表不同涵義。綜合歸納國內外的用法,頁巖油有三種涵義。
一是泛指蘊藏在具有低孔隙度和滲透率的致密含油層(頁巖、砂巖和碳酸鹽巖等)中的石油資源,開發需要使用與頁巖氣類似的水力壓裂和水平井技術,也稱之為“致密油”(Tight Oil)。目前許多媒體所用的“頁巖油”或“致密油”大多是這種涵義,本版所指的頁巖油也是這種用法。
二是把頁巖油與致密油區分開,兩者代表不同的類型。頁巖油對應頁巖氣(Shale Gas),是指來自作為源巖的泥頁巖層系中的石油資源,特點是源巖與儲層同層。致密油與致密氣(Tight Gas)對應,是指來自頁巖之外的致密儲層(如粉砂巖、砂巖、灰巖和白云巖等)的石油資源,源巖與儲層不同層。這種用法在學術界較普遍。
三是專指加工油頁巖(Oil Shale)生產的石油,也稱干酪根石油(Kerogen Oil)或油頁巖石油(Oil-shale Oil),是經過油頁巖的熱解、加氫或熱液溶解作用,從油頁巖中提煉得到的一種非常規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