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核電基地。資料圖片
5月6日,大亞灣核電站商業運行20周年之際,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在深圳召開媒體溝通會,通報了大亞灣核電站商運20周年安全業績,并舉辦了“守護粵港20載,天藍水清話未來”公眾論壇,發出了《核電安全發展倡議書》。
供港電量占香港用電量1/4
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馬剛介紹,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20年來,大亞灣核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安全運行指標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截至2014年5月5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4147天,無非計劃停機停堆、連續安全運行天數位列國際同類機組第一名。1999年以來,大亞灣核電站每年參加法國電力公司舉辦的國際同類機組安全業績挑戰賽,截至2014年3月,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已累計獲得了31項次第一名。
與此同時,“大亞灣核電基地供應香港電量約占到了香港用電量的1/4,供應廣東電網的電量約占廣東用電量的1/10,清潔核電為粵港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充足動力。”馬剛表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大亞灣核電站兩臺核電機組商運累計上網電量2810億千瓦時,其中輸港電量累計達1927億千瓦時,約占70%。另外,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商運累計上網電量也已達4970億千瓦時。
與經濟效益同樣顯著的還有環保和資源節約效益。據介紹,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1471萬噸,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3619萬噸,二氧化硫約35萬噸,氮氧化物約23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種植了近10萬公頃的森林。
為國家決策提供支撐
中廣核黨組成員高立剛表示,早在1982年決策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時,國家就賦予了大亞灣“核電起步”的使命。從引進設備、技術和管理,到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從國際核電大家庭的“小學生”,到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業績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大亞灣核電站商運20年,充分說明了“高起點起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一條核電發展的成功之路。而且,大亞灣也是一個傳播技術、培養人才搖籃。
在高立剛看來,大亞灣核電站商運的20年,也是中廣核從小到大,健康成長的20年。目前,中廣核已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的核電生產、工程建設、科技研發、核燃料供應保障體系,形成了風電、水電、太陽能、節能產業等清潔能源產業的全國布局。數據顯示,至2014年5月5日,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達到10臺、總裝機容量達到1050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運核電總裝機的62%;在建機組數量14臺、總裝機容量1662萬千瓦,占我國大陸在建核電總裝機的52%。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公眾論壇上表示,大亞灣核電站在我國核電行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先導作用、基礎作用、示范作用”,為本世紀初國家決策批量化建設核電提供了支撐。
發布核電安全發展倡議
在“守護粵港20載,天藍水清話未來”的公眾論壇上,中廣核高層、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與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圍繞如何實現核電安全發展、促進企業與地方互惠共贏、加強公開透明等進行了對話。
根據論壇達成的共識,中廣核6日發布了《核電安全發展倡議書》,并向社會各界做出“堅持安全第一、共同發展、公開透明”的承諾。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發自深圳
統籌 陳韓暉
社區代表:
“我母親今年
都108歲了”
■現場花絮
“大亞灣核電站建成之后,對周邊的水、空氣、土壤有沒有影響?員工、周邊居民身體健康狀況如何?”面對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馬剛回應:“從專業角度上來講,通過第三方數據監測,沒有發現因為核電站造成的環境變化和生物種群變化。從實際來看,你看看我們周邊居民羅老、董老,他們就是最好的答案。”觀眾席上,社區代表羅老忍不住接上話:“我母親一直生活在這里,今年都108歲了,我也79啦!”羅老的話引來現場笑聲一片。
深圳市大鵬新區管委會主任何永志用鮮活數據講述了對核安全的真實感受:“大鵬新區長壽的老人非常多,現在100歲以上的老人有6個,90歲以上的老人非常常見。”
大事記
1978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法國外貿部長后,宣布引進兩臺法國核電設備。
1982年12月,國務院批準采用這兩臺法國核電設備,建設大亞灣核電站。
1987年8月到1994年5月,經過近7年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全面建成投產,實現了我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