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舉辦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透露,工信部將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創新重大機遇,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行動。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將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數實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和關鍵力量。
10余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建到用,創新發展不斷加速。工信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35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在設施體系、技術體系、應用體系、生態體系、政策體系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工業互聯網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5100億個,服務企業近45萬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近340家,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9600萬臺套。工業級5G芯片、模組、工業網關、邊緣計算、智能終端等關鍵技術產品取得突破。同時,截至目前,“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萬個,在鋼鐵、電子信息、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圍繞產品設計、計劃調度、質量管控等重點環節打造形成40個典型場景。工業互聯網賦能效應持續向園區、集群等多元經濟單元拓展,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及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也陸續出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等深入推進,為我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也應看到,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發展的安全性、廣泛性、可持續性有待提升,實踐過程中普遍存在企業不敢用、不愿用、不會用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我國核心工業軟件仍存在技術“卡脖子”問題,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操作系統、虛擬化技術、工業機理模型等方面技術積累不足,技術安全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我國工業體系完備,但行業需求復雜、場景較為分散、企業數字化轉型認知和進度不一,加大了標準化、規模化應用難度,導致工業互聯網與產業融合還不夠深。三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存在同質化競爭、盈利模式單一、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此外,復合型人才短缺也制約著我國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發展工業互聯網。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進入規模化應用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堅持“建、用、研”統籌推進,打通工業互聯網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的堵點痛點,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既“好用”又“用好”。
加快夯實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基礎。推進邊緣智能計算、工業軟件開發應用、工業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技術研究,提升工業互聯網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水平。加快推動一批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應用。
提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的廣度深度。高水平建設一批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發揮行業協會、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業務協同、互聯互通,持續推出行業應用典范。發揮園區、基地、集群等載體作用,幫助更多中小企業“上網”“上云”。
筑牢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底座和保障支撐。實施標識“貫通”行動,完善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推動工業數據流通交易。打造“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平臺體系,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能力和營運水平。加快算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算力支撐。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分級分類管理。深化產融合作、產教融合,大力培育工業互聯網人才。(張林山 陳懷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