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系統、雨水回收系統、自然采光系統、節能通風系統……在太湖大道南側,建設中的有軌電車研發大樓渾身都是“綠色生態范兒”。根據最新出臺的《蘇州高新區綠色建筑管理辦法》,高新區將推進城鎮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積極創建“江蘇省綠色建筑示范區”和國家級“綠色生態城區”。昨日,記者從蘇州高新區獲悉,全區城鎮新建民用建筑項目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有軌電車研發大樓
按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
記者了解到,正在建設的有軌電車研發大樓按照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規劃建設,在低碳、節能和環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在2號樓屋頂設置了160平方米的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將每天供應7立方米熱水,可滿足一半多的員工宿舍、食堂熱水需求。”而雨水回收系統將收集屋面、場地內的雨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澆灌、道路沖洗、車輛清洗,每年利用雨水量可達到8200噸。
通常空調能耗在普通建筑里占的能耗比例最大。有軌電車研發大樓將采用23臺排風熱回收式新風機組,利用空調排風的余熱預冷新風,減少新風負荷,預計每年可節約電費51.2萬元。“我們還采用了室內空氣監控系統,在新風機組回風管路上設置二氧化碳監測儀,根據二氧化碳濃度來變頻運行新風系統,實現節能。”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說,“在地下車庫,我們設置了一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根據一氧化碳濃度開啟相應臺數的排風機。”
高新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陸鍇介紹說:“除了這個研發大樓,目前,高新區按照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在建的項目還有高新區文體中心、中節能蘇地2012-G-128號地塊、清山酒店二期、立德商務廣場、一科(蘇州)大廈5個項目,總建筑面積超42.2萬平方米。”而在去年,蘇州高新區展示館、馬山游客中心2個三星級綠色建筑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另外,高新區還有中科院地理所、蘇州科技城醫院、天都大廈等7個項目正按照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9個項目按照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期末,高新區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建筑總面積將超過600萬平方米,并基本完成全區城鎮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
為了促進綠色建筑
高新區準備了獎勵政策
為了促進綠色建筑廣泛“萌芽”,高新區準備了多樣獎勵政策。比如對獲得國家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分別獎勵100萬元、20萬元、5萬元;對獲得國家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建筑能效測評標識的項目分別獎勵50萬元、10萬元、5萬元;對同時采用地源熱泵、集中式太陽能光熱等多種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項目最高累計獎勵60萬元,對采用單項技術的項目最高獎勵30萬元;對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的項目最高獎勵50萬元。按照規劃,高新區還將推動綠色建筑技術的產業化,培育相關的工程機械、電子裝備等制造產業,以及咨詢、設計、建設、測評等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