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華曄迪)市場規模整體萎縮、需求結構迅速升級、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等一連串新變化、新困難襲來,令自2012年就開始進入下行通道的機床工具行業至今未能擺脫低迷狀態。在23日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主辦的2014機床工具制造業CEO國際論壇上,數十位來自國內外的行業領袖匯聚一堂,探討如何在新變化的環境下迎接行業發展的新未來。
“機床行業面臨嚴峻形勢,發展環境正在經歷多方面的顯著變化。”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惠仁分析指出,一方面市場需求總量明顯下降,行業十年火暴增長已經結束,市場趨于理性;二是機床工具需求結構迅速提升,用戶對高精、高速、高效、智能型中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明顯增加,相比過去,“要求更高更苛刻”。
來自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額同比下降19.3%,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同比下降24.0%,金切機床進口額同比下降25.7%。這是除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外,機床工具進口額近10年首次出現兩位數大幅下降。
為數不少的國內企業并沒有做好準備應對這些變化。以金切機床小行業為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重點聯系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行業在銷售收入下降7%的情況下,利潤總額下降82.1%,銷售收入利潤率僅為0.65%,表明企業的經營狀況已經惡化,盈利水平大幅降低,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
“轉型升級說了很多年,取得明顯成績,但還沒有取得根本突破。”陳惠仁說,一些企業還是習慣于過去行政手段推動轉型發展,但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變化,未來行業轉型更多將依靠市場力量來倒逼。
也應該看到的是,一些行業標桿企業通過在創新和服務等方面的扎實努力,已在新形勢下的轉型升級中取得階段性成果。繼2011年囊括福特汽車美國本土兩家工廠共計5條大型沖壓生產線訂單之后,濟南二機床再次贏得的第6條大型沖壓線項目,顯示我國一些機床企業國際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
“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新思路。”秦川集團董事長龍新元結合秦川發展經驗說,業內企業有必要將成本結構分析清楚,同時,業務結構須與成本結構對應好,此外,業務結構要與市場結構尤其是國際市場對應好,一方面堅守自己的優勢產品,另一方面,結合自身特色向一些競爭還不是特別激烈的市場細分領域進軍。
與會人士也對當前行業過剩生產能力以及由此而生的惡性競爭表達擔憂。資料顯示,在上一輪經濟刺激中,機床工具行業企業數量快速膨脹,2011年金屬切削機床企業數量為1070家,產量約40萬臺,到2013年已達到1264家,增長18.1%,全年產量可達85萬臺,較2011年增長112.4%。
“產能真的太大了,很難看到希望。”龍新元引述美國機床行業歷史說,美國機床行業最鼎盛時期企業數量有500多家,而現如今大約只有幾十家,且真正有規模的不超過10家。他提醒行業內企業要正視行業現狀,及早結合自身實際在轉型上早作打算。
此間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內外市場邊界的進一步模糊和國內機床的技術進步,中端機床市場已成為競爭的熱點所在;同時,受國內高端需求拉動,高端機床進口大幅增長現狀并未改變;成線成套裝備、智能制造島、數字化車間、制造服務業等的發展還沒有形成規模化優勢,這也將是中國機床行業面對新變化、打造新未來的目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