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我國與蘇聯簽約,由他們幫助籌建洛陽軸承廠,并從瓦房店軸承廠員工中抽調15名領導干部和技術骨干赴蘇聯學習,同時培訓了300余名新工人援建洛軸。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于瓦房店市的北部。離開火車站大約2公里處,到處都可以看到關于瓦房店軸承廠清晰的道路指示牌。北共濟街筆直寬闊,道路兩側樹木茂密挺拔,這條路通往瓦軸的老廠區,而今也是瓦房店市的主干道。
近日,在瓦軸退休辦,我們見到了今年74歲的肖長治老人和81歲的王德明老人。
去不了洛陽我們在心中加油
1953年7月,剛剛初中畢業的肖長治聽說瓦房店軸承廠招工,興致勃勃地來到報名點。從此他當上了一名軸承工人,而且一干就是40多年。
“一年之后我們得知,我們這300多名新工人是為洛陽軸承廠培訓的。”肖長治回憶說。
肖長治被分進了瓦軸第4期技工學習班,這一期的學生有200人,除了瓦軸在本地招了100名工人外,哈爾濱軸承廠也在當地招了100人。在學習了5個月的基本理論知識后,第4期學習班的200名學生全部分配到各車間進行實習。
1954年6月,一個消息傳來:去援建洛陽軸承廠。新學員多數不到20周歲,雖然是自己第一次離開家鄉,但是當時沒有一個人提出留下的要求。
由于當時洛軸還沒有投產,第4期培訓班的學員繼續留在瓦軸實習。期間,瓦軸又從沈陽招來150多名工人援建洛軸,這些人被安排在第5期技工學習班。
眼看赴洛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大家開始準備行李,并和親人告別,可在這時變數又發生了。由于洛軸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技術工人和有管理經驗的領導干部,瓦軸臨時決定,300多名新員工中有40多人臨時被老員工替換。
“那一年,我們和洛陽擦肩而過。我的師傅、我的徒弟還有許多工友都去了洛陽,要不是臨時被換下,我現在應該也在洛陽。”肖長治感慨地說,雖然沒有去成洛陽,但是這40多位員工卻在心中為洛軸加油。
援洛陽他們不負重望
這40多名老工人不負瓦軸的重托,在援建洛軸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瓦房店軸承廠廠志》記載:在國家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我國與蘇聯簽約,由他們幫助籌建一座現代化大型軸承廠,即洛陽軸承廠,并從援建洛陽的瓦軸員工中抽調15名領導干部和技術骨干赴蘇聯學習。
王德明回憶說,由于文化水平較低,1952年也就是赴蘇前一年,這15人先后在沈陽干訓班和大連工業俄專學習了一年的俄語。他們在學校刻苦努力,就連吃飯、睡覺、走路口中都要默念俄語,從剛開始到舌頭發板、發音生硬,到最后掌握俄語技巧、說話流利,赴俄學習對他們來說既是學習,又是挑戰。
1953年11月,15名瓦軸員工踏入蘇聯國土,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掌握機器設備的操作要領,而且還引進了蘇聯的企業管理模式,把這些靈活地應用于洛軸的建設和發展中。
員工心中的援助故事
中午12時正是下班高峰期,當我們走出廠區時,看見三五成群的瓦軸員工正涌向公交車站,他們身著的藍色工作服成為街頭最靚麗的風景。
目前瓦軸有員工1.2萬余名,在瓦房店整個北部地區除了廠區外,都是密密麻麻的職工家屬區。寬松和諧的生活環境也為瓦軸員工創造了輕松工作的良好氛圍。
說起瓦軸的援助故事,每個瓦軸人都能講出一些。時年23歲的許長生,剛剛結婚就放棄蜜月聽從組織派遣;排行老大的沈世純,放下家中年歲已高的父母遠赴洛陽……在他們離開瓦房店之后,有些妻兒父母陸續搬到了洛陽,也有一些親屬因為故土難離,相隔在千里之外。
他們說,瓦軸人是火種,放到哪里就會在哪里燃燒、發光、發熱;瓦軸人是種子,撒到哪里就會在哪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