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近年來,基于節能減排考慮,我國一些地方出現取消、替代煤炭的熱潮,煤制油、煤制氣、煤改氣等工程紛紛落地。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規范煤制油、煤制氣產業的通知,更是被市場解讀為“肯定大方向”的行業“強心劑”,相關項目密集上馬。
專家表示,在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現有條件下,煤炭仍將長期占據我國能源結構的主體地位;加之煤制氣、煤制油等技術面臨多重瓶頸,難以規模化發展。因此,各地不宜盲目“去煤炭化”,而應從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入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去煤炭化”項目一路狂飆突進
近年來,中國“去煤炭化”項目一路狂飆突進,主要有“加工”“替換”兩種路徑“加工”是指通過煤制油、煤制氣等方式將煤炭轉變為可燃的液態、氣態石油石化燃料“替換”主要指“煤改氣”,就是用天然氣替代煤炭作為鍋爐、電廠的燃料。
在煤制氣領域,2012年發布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煤制氣產量將占國產天然氣的8.5%至10.2%,極大提振了企業的熱情,單是去年就至少有10余個新簽約項目。據“中國煤炭網”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有不同階段煤制氣項目50個,總計劃產能2250億立方米/年,超過去年1700億立方米的實際天然氣消費。
煤制油產業下半年來呈升溫態勢。神華、伊泰、潞安和晉煤四大煤制油示范項目于2010年就已形成147萬噸/年產能,此后受政策影響無新增產能。而今年下半年,受政策利好推動,幾大項目相繼獲得進展。8月,陜西省工信廳和榆林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榆林煤制油產業化發展,計劃2020年陜西省煤制油產能達1600萬噸,相當于去年全省汽柴油總產量。同樣在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新疆首個煤制油示范項目發放了“通行證”。
“煤改氣”步伐提速。2013年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加強“煤改氣”工程建設。中國10余省區市已出臺“煤改氣”計劃,北京已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烏魯木齊天然氣供熱范圍占全市供熱面積76%以上。
火電“西電東送”也是“去煤炭化”的一大方式。我國在煤炭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設立了坑口電廠,將電能運往東部,變“運煤”為“送電”。京津冀的大量電能都來自山西、內蒙坑口火電廠。至今“西電東送”仍不斷有新工程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