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兩會召開之時,關于支持和振興中國制造業的聲音不絕于耳,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就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許多人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大國地位不僅要保持,還要努力實現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的利潤率,從而實現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這同時也是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
必須重視制造業
全國政協委員胡成中在小組發言中表示,目前我國制造業發展勢頭較弱,尤其是小、微民營企業,由于生產資料、勞動力價格等成本上升,較前幾年成本增長30%以上。而產品價格沒變,出現了經營狀況下滑,虧損面不斷擴大的現象。
在胡成中看來,目前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產業空心化、資本投機化、資產泡沫化嚴重。
全國政協委員丁耀民在發言中說,浙江許多從事制造業的中小企業,現在也存在一些困難:比如來自原材料的漲價和生產要素趨緊等。他希望國家能更加重視以制造業為主的實業發展,在金融體制改革上給予支持,同時改革分配制度,在勞動力用工報酬分配上更科學。
全國政協委員王建宙表示:“我們一定要珍惜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地位,繼續保持我國制造業的優勢,同時清醒認識到我國制造加工存在的附加值不高、污染環境等問題,大力加強研發能力,樹立并資助一些國內、國際知名品牌。”
制造業危機何在
“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的空心化,主要原因是利潤率太低,必須加快改革,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實現轉型升級。”全國政協委員、前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認為,對于如何發展實體經濟還需要進一步統一認識,我國總體上還處于工業化中期,工業發展取得很大成績,但存在結構性矛盾、自主創新不足、發展質量效益較差、資源環境不可支持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坦言,當前中國的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遇到的一大困難是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能力,因此急需培育自己的品牌。另外,各大中城市也應該重新定位,雖然他們需要制造業,但是不要把留住制造業作為主要的訴求,而是要立足于發展轉型,鼓勵企業到中西部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