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思維的重大作用就在于能使人們通過前瞻性思考,幫助人們規劃和調整思路,從而實施正確的決策,獲得良好的發展方向。簡明地說,就是站得高,看得遠,具有長遠的目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時空的限制,構想出美妙而又可行的情景。
王選——中國科技界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漢字激光照排之父,有當代畢昇之譽,獲得了卓著的科學成果,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真正繼承者和開拓者。
在20世紀的后半葉,中國有數十所大學和研究院所都同時研究漢字照排技術。為什么只有北京大學的王選教授研究組成功了,而其他的人沒有成功?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王選具有創新超前思維。
早在大學期間,選擇專業時,王選就表現出了特殊的眼光。大二下學期,要選專業了,同學們議論紛紛。當時純數學是班里最熱門的專業,力學其次,而計算數學是個冷門,北京大學剛剛設立這個專業,知之者甚少,甚至連正規像樣的教材也沒有。
但對選擇專業,眾人一致的意見是,學純數學和力學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短暫寶貴的時間,多學一些有用的知識。
可王選偏偏選擇了“計算數學”這個“冷門”。多午后,當談及這次選擇的原因時,他說是看了1956年1月剛剛制定的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其中原子能、自動控制、計算技術被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在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衛星上天也好,導彈研制也好,都離不開計算技術。19歲的王選能把自己專業選擇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在那個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的時代,似乎順理成章,沒什么可大書特書的地方。但他早就認識到社會的需要往往是科學進步、科技創新的原動力,個人只有將所學的專業知識用于解決社會需要和實際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個人的價值,才能構筑自己人生的大好前程,這是多么難能可貴啊!
1975年5月,在激光照排技術研究中,北京大學成立了漢字精密照排研制協作攻關組。當時的難題是漢字的儲存以及漢字字形信息的還原輸出。如何攻克這一難題呢?科學家王選運用了“輪廓描述和參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解決了漢字信息壓縮難題,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研制做出了第一大貢獻。他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并被稱為“當代的畢昇”和“漢字激光照排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