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如“主動式太赫茲成像系統”、“分布式光纖擾動及定位傳感網基礎研究”等聽上去玄乎其玄的課題背后,是一群“頂天立地”的光學儀器研究者。“頂天”,不斷深入研究,探索未知的領域;“立地”,研發的產品接地氣,使成果能夠為社會所用。
讓危險品無處遁形的安檢儀器、一秒內便檢測出地溝油的檢測儀、帶有定位功能的膠囊內鏡……這些高新科技產品,如今正保障著人們的安全與健康。而我們在為這些科學技術而拍手叫好時,不能不想到他們———上海理工大學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的成員。平日里,他們是三尺講臺上的好老師。而走進實驗室,他們又迅速轉變成為“研發工程師”。不久前,他們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讓我們來聽聽這群“光學奇才”們攻堅克難的幕后故事。
反復試驗讓膠囊內鏡不“迷路”
上海理工大學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里,擺滿了醫學設備;其中還有很多攝影儀器,儼然一副影樓的模樣。實驗室里,不少研究生正在專心地擺弄著精密的光學儀器,時不時記錄下重要的數據信息。光電學院的副院長張大偉教授說,“CT室”就是著名的定位膠囊內鏡的誕生地,而“影樓”則是超快光學的實驗室。
膠囊內鏡這個小東西許多人并不陌生。在胃鏡檢查時有了它,患者不需麻醉就能完成胃鏡檢查。膠囊內鏡的前端為透明的球狀,里面是一個微型數碼攝像機和多盞閃光燈,它可以在漆黑的消化道內拍出清晰的照片。不過,傳統的膠囊內鏡時不時會“迷路”,導致拍攝一大堆“廢片”。
2008年,實驗室的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教授帶領團隊,著手改善膠囊內鏡容易“迷路”的缺點。精密原件國內買不到,實驗室便自主研發。經過反復試驗,大家終于開發出一種類似CT掃描儀的“檢測床”。病人吞服“膠囊”后躺上去,只要通過對人體無害的體外磁場控制,就能引導“膠囊”精準游走體內。回憶起試驗階段,許多青年教師為了更好地獲得數據,爭當服藥志愿者的畫面,張大偉至今仍覺得十分感動。
如今,小小的膠囊內窺鏡已經具備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在許多大型醫院正式投入使用。張大偉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的成果既避免了使用傳統胃鏡的痛苦,又可以精準找到病灶,幫助醫生對癥下藥。”
“青椒”想要“頂天立地”
萬新軍是2012年才加入這個團隊的一名青年教師。這位清華的高材生之前有豐富的企業研發經驗,但真要重拾理論走上講臺,對他而言也非易事。“盡管大學里有過助教的經驗,但真的要走上講臺為人師表,我還是花了半年的時間來適應。”每天早上8點,他便要來到實驗室準備一天的工作。
郭漢明剛和本科生開完座談會,回到實驗室的他還得繼續課題的研究。說起這名由上海理工大學培育出來的“70后”副教授,許多人都會翹起大拇指。“他可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的得主。這在我們國內光學研究領域可是前無古人的。”
實驗室團隊的整體年齡都很年輕,像萬新軍和郭漢明這樣的青年教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青椒”。在旁人的眼里,教書育人的工作基石,“青椒”們絕不松手;科研項目中,他們也逐漸唱起了主角。打開這些青年才俊近幾年承擔的項目冊,諸如“主動式太赫茲成像系統”、“分布式光纖擾動及定位傳感網基礎研究”的課題聽上去格外玄乎,但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利用太赫茲技術,實驗室正在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主動式人體安檢儀,今后有望在機場運用。而依靠光纖擾動技術,他們則可以進行自然災害的監控。
莊松林說:“我們搞研究的,既要‘頂天’也要‘立地’。”他所說的“頂天”,就是不斷深入研究,探索未知的領域;而“立地”,就是研發的產品要足夠接地氣,使成果能夠為社會所用。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實驗室成員們都顯得格外有干勁。這幾年的寒暑假,許多人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盡管工作辛苦,許多“青椒”的臉上依舊充滿了斗志。他們說:“這份事業是我們真心熱愛的,我們樂在其中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