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Surface Pro 3發布,一系列的升級讓依舊在關注PC類設備的用戶十分期待。微軟希望用它提振沉寂已久的PC市場,并阻擊蘋果的MacBook Air系列,甚至祭出了拿舊MacBook Air折價購買Surface Pro 3的促銷活動。6月20日,這款產品在美國上市,位于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旁的微軟零售商店迎來了許多前來體驗它的用戶。
作為曾經的資深“Surface粉”,我曾在2012年的北京首發式上入手第一代Surface RT,但很快對其由驚喜轉為失望,最終在半年之后將其轉手。不過我仍對這個系列的產品保持著期待,這次又在第一時間入手了Surface Pro 3(999.99美元版本,另購129.99美元的Type Cover,稅后總價1230美元)。
在過去兩周的體驗中,這款設備讓我明顯感覺到了微軟在硬件設計方面的進步,但一些細節上仍無法完全令我滿意;而在系統和軟件上,Windows 8.1 Update 1的Modern界面雖又有不少改進,但作為平板操作系統依舊孱弱,使得Surface Pro 3仍舊更適合作為一款傳統筆記本來使用。
屏幕更大,卻更輕薄
從參數上來看,Surface Pro 3相比前兩代最顯著的改進是在尺寸上:屏幕從10.6英寸增加到了12英寸,相應的,整個設備的長和寬都有所增加——從上一代的27.5厘米x17.3厘米增加到了29.2厘米x20.1厘米,與11寸MacBook Air的30厘米x19.2厘米基本相當。
更大的屏幕通常意味著設備會更厚重,但Surface Pro 3卻相反:相比前兩代,它更加輕薄了。
由于Surface的邊緣采用直角設計,相比iPad的弧線邊緣讓人在手握時會感覺更厚,因此前兩代Surface Pro超過13毫米的厚度被認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一代的厚度降低到了9.14毫米,盡管相比iPad Air仍有一定差距,但實際握持時已可以接受,即便加上Type Cover也不會顯得很厚,這對于整體體驗的提升遠大于長與寬的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
除了薄,Surface Pro 3還變得更輕了——機身從上一代的907克降低到了800克,加上Type Cover后也僅有1.1千克,與1.08千克的11寸MacBook Air已十分接近,相比13寸的1.35千克則有較大優勢。在實際攜帶時,無論是作為平板電腦手持,還是作為超極本放在包中,它的便攜性都可謂上佳。
在經歷了三代的演化后,Surface Pro終于擁有了相對合適的尺寸和重量,可以說微軟在這方面的試錯已基本完成。
續航有改進,散熱依舊不佳
對于Surface Pro這樣強調便攜性的設備來說,性能從來不是它的瓶頸,即使最低配的i3處理器+4GB內存也足以滿足用戶對于Windows平板和輕薄超極本的需求;實際體驗中,我所購買的搭載i5-4300U處理器的版本也沒有遇到性能不足的情況。
硬盤方面,我購買的128GB版本實際可使用空間為97GB,應付日常的文檔、圖片處理已基本足夠。如果購買64GB的版本,剩余30GB左右的硬盤空間可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在MacBook Air取消了64GB版本的情況下,系統占用空間更多的Surface Pro卻仍出售這個版本,值得商榷。
屏幕方面,Surface Pro 3延續了前作的良好表現,調制中等亮度也有十分不錯的顯示效果。由于增尺寸的增加,這一代的分辨率從前作1920 x 1080提升到了2160 x 1440,理論上說會有清晰度更高,但實際上卻帶了一些問題:傳統桌面模式下的很多應用邊緣不夠銳利、有較明顯的重影效果;而一些不支持自適應大小的窗口則會出在Surface Pro 3上變成“微縮”形態,例如Dropbox的登陸界面。
Surface Pro 3前后都采用了500萬像素的攝像頭,但拍照的效果依舊不佳;不過,相信大多數用戶使用它的攝像頭是為了視頻通話和視頻會議,對拍照的要求不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