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場景中,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取代人工,站上了工作的崗位。
對于許多家庭來說,清潔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場景中,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取代人工,站上了工作的崗位。
對于許多家庭來說,清潔機器人已經成為生活的剛需,走進商場,我們也已對清潔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見怪不怪。
在距離日常生活稍遠的專業領域,安防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等,已經成為行業內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
在市場價值、技術和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整個服務機器人領域,不僅產品的類型越來越豐富,應用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元化。
行業持續發展背后,少不了一批前仆后繼的探索者,他們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不斷將行業推進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國內最早一批開拓安防機器人市場的大道智創,便是其中一員。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低調地潛行于市場需求的變化中,2019年開始從營銷需求切入,以科技消費機器人玩家的身份刷新了外界認知,深化著自身RaaS(Robot as a Service)的定位。 安防機器人市場的拓荒者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用工成本的上升,嚴重依賴人力和監控設備且重復性較高的傳統安防崗位,開始逐漸由機器人進行替代。
相比于人工巡檢,安防機器人在超長待機、實時預警報警、360度無死角監控、數據收集、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人力所不具備的絕對優勢。
大道智創顯然敏銳地嗅到了這一點。
大道智創成立于2015年,由于國內的安防機器人市場起步較晚,彼時整個市場還是一片荒涼之地,同時也是一片機遇之地。
公司成立初期,大道智創與國內最大的物管上市公司數次交流中,了解到了物業、商業、地產等場景中,市場對于用安防機器人代替人工安保的迫切需求,因此更加篤定地駛入安防機器人賽道。
對于可自主移動的機器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解決自主定位導航問題,其中SLAM技術(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是機器人實現運動與交互能力的關鍵。
當時,技術團隊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理論更加成熟,產品應用更加豐富的激光 SLAM 技術;另一個是成本更低、更適合復雜動態場景,但對計算能力與算法要求更高的視覺SLAM 技術。
對于安防機器人來說,在戶外復雜場景執行巡邏任務,選擇視覺SLAM 技術顯然更具優勢,但也同時意味著,前期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以及進行艱苦的技術攻關。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團隊陷入兩難。不過在一番深思熟慮的評估后,最終還是選擇了難然但更長遠的視覺SLAM 技術。
除了對技術應用和成本控制的考量,技術團隊對自身研發實力也很有信心。大道智創的核心成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等知名院校的碩博背景,團隊在多年的科研過程中,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儲備。
經過一年的技術攻關,團隊自主研發出了核心的雙目被動視覺SLAM導航技術方案,并將其搭載到首款產品"E 巡-機器警長"上,借助雙目被動視覺SLAM導航技術方案,"E 巡-機器警長"不需要人員操作,即可進行智能化自主行走。
除此以外,團隊還融合熱成像系統、超聲波陣列、紅外陣列、TOF深度相機和平面激光雷達多傳感器采集周邊環境信息。通過視覺測距、視覺避障、VSLAM定位與環境重建以及人臉、車牌的識別與追蹤進行視覺處理。在完成室內外復雜環境安保任務的同時,還能接入傳統安防系統,形成動態安保服務運營體系。
2017年初,由大道智創研發的第一批安防機器人,成功落地鄭州東高鐵站。以此為開端,憑借高性能,低成本的優勢,E 巡機器人不斷在高鐵站、廣場、園區等場景落地,并且還陸續在金磚會議(2017)、十九大(2017)、全國兩會(2018)等重大國事活動期間,負責現場的安保服務。
大道智創展現出的技術壁壘和商業落地成果,成功引起了華為的注意。
2019年,華為5G to B智慧園區項目正在全國物色合作伙伴。針對云端大腦,華為需要一套標準的通信協議來統一所有的硬件,華為找來的眾多廠商,大道智創是其中之一。
然而當時沒有廠商能做軟硬相通,大家心里都沒底,最后還是大道智創接下了這項任務。
"中間有很多技術難度,要跟華為調控,因為大道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做的,很清楚哪些地方能改,就接了這個事兒。"大道智創創始人邢志偉說。
接下華為的5G智慧園區項目,是大道智創做出的第二次艱難但更長遠的選擇。
"大家比較能吃苦,我們去的幾個小伙子天天跟他們一起加班,技術方面很扎實,架構模塊化也配合得比較好。"邢志偉對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AI掘金志補充道。
這次合作,給華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次年,大道智創正式成為華為ISV級別合作伙伴,進入了華為的供應商體系,也因此獲得了穩定的項目收入來源。
到2019年左右,傳統的安防業務線,已經深度綁定了包括華為等大的集成商,逐漸形成了標桿模板+業務定制+運維協同的推廣模式。
至此,公司走到了自我革新的轉折點。
科技消費機器人的嘗鮮者
2019年于大道智創而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
經過4年的積累,其核心導航技術已在可靠性、魯棒性方面獲得了上百個實際場景的驗證。在智能理解環境、交互技術、系統化數字服務、復雜未知環境極致探索等技術方向中也有了前瞻性的布局。
在此基礎上,大道智創開始規劃包括智能理解環境、下一代交互技術、系統化數字服務、復雜未知環境極致探索等在內的下一步技術體系。
與此同時,安防業務已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大道智創開始思考轉向更廣泛的機器人領域。
能夠為客戶實現高效宣傳和銷售、形成可復制的開源盈利模式的科技消費機器人,走進邢志偉的視野。
大道智創開始與一些傳統行業客戶合作,探索能夠實現長期穩定流水的產品,并在2019年嘗試性地推出了科技消費機器人樣機產品。
同年,北京奧組委開始為2022北京冬奧會征集服務機器人的示范應用,當時共設立了九個示范應用場景,其中一個場景是自主零售應用。
奧委會對零售場景的重視,剛好與自己的下一步探索方向不謀而合,這讓大家感到十分振奮。
2020年1月入圍初賽后,接下來緊張的3個月內,團隊結合冬奧組委對于產品、形象、功能的個性化要求,以默契的配合和執行力,在產品的ID與功能方面迅速進行了多項升級。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等到5月初第二輪評測時,考官臨場改變了場景內的形態和布局,增加了場景的不確定性,對機器人導航與規劃方案提出了真正的考驗。
在這樣一場考核中,唯有靠技術取勝。
盡管對自己在技術的魯棒性、穩定性上很有信心,整個團隊還是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在嚴苛的測評下,大道智創研發的科技消費機器人,在完全陌生的場景中,順利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務,以近滿分的成績完美通關。
最終,近百家企業的上百款產品中,僅有五家企業的七款產品入圍了七個場景的落地示范,大道智創是其中之一。
這次參與競選北京冬奧的經歷,讓邢志偉對商業服務機器人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不同的服務機器人通過帶來的服務為市場創造降本增效的增量價值,在功能性機器人之外,兼具消費屬性和服務屬性的科技消費機器人,也存在巨大的商機與市場。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盡管線上消費蓬勃發展,但國內的線下消費總量依舊占據市場總額的70%,據統計全國有7000+商業中心,773+交通樞紐,12000+影城,年均觸達330+億人次,交易總額33萬億人民幣。
如此巨大的市場,機會顯而易見。
在消費升級和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時代大背景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了。
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漸滲透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體量巨大的線下商業生態,也隨之面臨一輪新的洗牌。
隨著線下購物中心的轉型被進一步激活,市場對于科技消費機器人的需求變得明晰起來:線下購物中心需要持續打造社交場景,切合Z世代年輕客戶的個性化、體驗化的社交需求;各類品牌亟需小成本實現線下消費人群的觸達與轉化。
千億規模新風口,科技消費機器人賽道跑出一位「悍將」
科技消費機器人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剛好切中了這一痛點問題。不僅如此,作為商鋪的延展,相比于固定攤位,科技消費機器人可以觸達更多消費者,增加曝光度,在拓客引流、快消品零售、提升品牌價值方面更具優勢。
大道研發的科技消費機器人,通過一套自主研發的AI消費行為分析系統,還可以對周圍觸達人流數量、點擊量、消費人群畫像等數據進行實時記錄和智能分析,為消費品的精準投放、制定鋪貨策略以及新品迭代提供實時高效的依據,與此同時,借助這套消費行為分析系統,也有利于進行快速標準化復制,從而實現大規模落地。
不過,在雷峰網看來,與科技消費機器人巨大的市場潛力相對應,這條賽道的難點,也十分明顯。
于大道智創而言,技術的可靠性已經得到驗證,最難的還是在于對消費領域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隨著市場趨勢的變化迅速迭代與提升認知。
在這方面,零售業資深人士原屈臣氏全國總經理林頊,以及科特勒咨詢集團全球合伙人、中國區總裁曹虎,為大道智創帶來了消費領域的戰略規劃與豐富的實戰經驗。
因此,大道智創在最開始進行“科技消費機器人”產品的定位、設計與技術突破時,就十分注意結合商場對于個性化、體驗化、社交化的轉型需求。
目前,大道智創已經實現業務閉環,通過迅速建立業務樣板,進而引入加盟機制的打法,摸索出了一條可以進行大規模推廣復制的完整路徑。在此過程中,大道智創也得到不少頭部商業地產和新銳品牌的認可,未來兩年內預期可以達到億級年營收。
出海的野心
隨著AI技術、機器人技術、5G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于服務機器人的需求也在逐步清晰化、實際化,對現有產品的接受度也在逐年遞增。
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服務機器人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里一個千億級的藍海。
目前國內的資本方也持續熱捧機器人領域,僅今年一季度,機器人領域就發生了不少于48起重要融資事件,其中億元級融資不少于16起,已披露融資金額總計約在30~50億元區間。
在這樣一條寬廣的賽道中,大道智創研發的兼具服務需求與消費需求的科技消費機器人,已經在商場和交通樞紐等小投入、高回報的場景實現了快速落地,并且預期很快將超越安防機器人定制項目,成為公司新的營收支柱。
不斷細化的市場需求中,在提升不同場景下技術壁壘的同時,找到產品服務與細分市場需求的準確契合點,是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面臨的挑戰。
在邢志偉看來,目前的商用機器人領域,一些基礎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面向應用場景的多種技術難題,還只有少數企業擁有成熟的落地方案,大道智創是這少數中走得比較靠前的企業。
目前,大道智創已經打通了商場模板,以深圳為示范的城市模板也漸趨成型,在此過程中,大道智創的商業模式和產品也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今年1月初,剛剛完成由老股東領投的pre A+輪融資,這輪融資也將被用來推進城市樣板的落地。
下一站,大道智創將目光瞄準了星辰大海,即以城市樣板打通國內樣板,并以此為參考,走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
據悉,目前大道智創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一份劍指海外市場的五年規劃。
未來,隨著政策、人口、技術、商業環境的不斷演變,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型旅游中心、中轉中心,東南亞等高收入地區,還有新加坡、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將在大道的下一步出海計劃中。
對于許多家庭來說,清潔機器人已經成為生活的剛需,走進商場,我們也已對清潔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見怪不怪。
在距離日常生活稍遠的專業領域,安防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等,已經成為行業內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
在市場價值、技術和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整個服務機器人領域,不僅產品的類型越來越豐富,應用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元化。
行業持續發展背后,少不了一批前仆后繼的探索者,他們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不斷將行業推進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國內最早一批開拓安防機器人市場的大道智創,便是其中一員。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低調地潛行于市場需求的變化中,2019年開始從營銷需求切入,以科技消費機器人玩家的身份刷新了外界認知,深化著自身RaaS(Robot as a Service)的定位。 安防機器人市場的拓荒者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用工成本的上升,嚴重依賴人力和監控設備且重復性較高的傳統安防崗位,開始逐漸由機器人進行替代。
相比于人工巡檢,安防機器人在超長待機、實時預警報警、360度無死角監控、數據收集、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人力所不具備的絕對優勢。
大道智創顯然敏銳地嗅到了這一點。
大道智創成立于2015年,由于國內的安防機器人市場起步較晚,彼時整個市場還是一片荒涼之地,同時也是一片機遇之地。
公司成立初期,大道智創與國內最大的物管上市公司數次交流中,了解到了物業、商業、地產等場景中,市場對于用安防機器人代替人工安保的迫切需求,因此更加篤定地駛入安防機器人賽道。
對于可自主移動的機器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解決自主定位導航問題,其中SLAM技術(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是機器人實現運動與交互能力的關鍵。
當時,技術團隊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理論更加成熟,產品應用更加豐富的激光 SLAM 技術;另一個是成本更低、更適合復雜動態場景,但對計算能力與算法要求更高的視覺SLAM 技術。
對于安防機器人來說,在戶外復雜場景執行巡邏任務,選擇視覺SLAM 技術顯然更具優勢,但也同時意味著,前期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以及進行艱苦的技術攻關。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團隊陷入兩難。不過在一番深思熟慮的評估后,最終還是選擇了難然但更長遠的視覺SLAM 技術。
除了對技術應用和成本控制的考量,技術團隊對自身研發實力也很有信心。大道智創的核心成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等知名院校的碩博背景,團隊在多年的科研過程中,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儲備。
經過一年的技術攻關,團隊自主研發出了核心的雙目被動視覺SLAM導航技術方案,并將其搭載到首款產品"E 巡-機器警長"上,借助雙目被動視覺SLAM導航技術方案,"E 巡-機器警長"不需要人員操作,即可進行智能化自主行走。
除此以外,團隊還融合熱成像系統、超聲波陣列、紅外陣列、TOF深度相機和平面激光雷達多傳感器采集周邊環境信息。通過視覺測距、視覺避障、VSLAM定位與環境重建以及人臉、車牌的識別與追蹤進行視覺處理。在完成室內外復雜環境安保任務的同時,還能接入傳統安防系統,形成動態安保服務運營體系。
2017年初,由大道智創研發的第一批安防機器人,成功落地鄭州東高鐵站。以此為開端,憑借高性能,低成本的優勢,E 巡機器人不斷在高鐵站、廣場、園區等場景落地,并且還陸續在金磚會議(2017)、十九大(2017)、全國兩會(2018)等重大國事活動期間,負責現場的安保服務。
大道智創展現出的技術壁壘和商業落地成果,成功引起了華為的注意。
2019年,華為5G to B智慧園區項目正在全國物色合作伙伴。針對云端大腦,華為需要一套標準的通信協議來統一所有的硬件,華為找來的眾多廠商,大道智創是其中之一。
然而當時沒有廠商能做軟硬相通,大家心里都沒底,最后還是大道智創接下了這項任務。
"中間有很多技術難度,要跟華為調控,因為大道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做的,很清楚哪些地方能改,就接了這個事兒。"大道智創創始人邢志偉說。
接下華為的5G智慧園區項目,是大道智創做出的第二次艱難但更長遠的選擇。
"大家比較能吃苦,我們去的幾個小伙子天天跟他們一起加班,技術方面很扎實,架構模塊化也配合得比較好。"邢志偉對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AI掘金志補充道。
這次合作,給華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次年,大道智創正式成為華為ISV級別合作伙伴,進入了華為的供應商體系,也因此獲得了穩定的項目收入來源。
到2019年左右,傳統的安防業務線,已經深度綁定了包括華為等大的集成商,逐漸形成了標桿模板+業務定制+運維協同的推廣模式。
至此,公司走到了自我革新的轉折點。
科技消費機器人的嘗鮮者
2019年于大道智創而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
經過4年的積累,其核心導航技術已在可靠性、魯棒性方面獲得了上百個實際場景的驗證。在智能理解環境、交互技術、系統化數字服務、復雜未知環境極致探索等技術方向中也有了前瞻性的布局。
在此基礎上,大道智創開始規劃包括智能理解環境、下一代交互技術、系統化數字服務、復雜未知環境極致探索等在內的下一步技術體系。
與此同時,安防業務已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大道智創開始思考轉向更廣泛的機器人領域。
能夠為客戶實現高效宣傳和銷售、形成可復制的開源盈利模式的科技消費機器人,走進邢志偉的視野。
大道智創開始與一些傳統行業客戶合作,探索能夠實現長期穩定流水的產品,并在2019年嘗試性地推出了科技消費機器人樣機產品。
同年,北京奧組委開始為2022北京冬奧會征集服務機器人的示范應用,當時共設立了九個示范應用場景,其中一個場景是自主零售應用。
奧委會對零售場景的重視,剛好與自己的下一步探索方向不謀而合,這讓大家感到十分振奮。
2020年1月入圍初賽后,接下來緊張的3個月內,團隊結合冬奧組委對于產品、形象、功能的個性化要求,以默契的配合和執行力,在產品的ID與功能方面迅速進行了多項升級。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等到5月初第二輪評測時,考官臨場改變了場景內的形態和布局,增加了場景的不確定性,對機器人導航與規劃方案提出了真正的考驗。
在這樣一場考核中,唯有靠技術取勝。
盡管對自己在技術的魯棒性、穩定性上很有信心,整個團隊還是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在嚴苛的測評下,大道智創研發的科技消費機器人,在完全陌生的場景中,順利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務,以近滿分的成績完美通關。
最終,近百家企業的上百款產品中,僅有五家企業的七款產品入圍了七個場景的落地示范,大道智創是其中之一。
這次參與競選北京冬奧的經歷,讓邢志偉對商業服務機器人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不同的服務機器人通過帶來的服務為市場創造降本增效的增量價值,在功能性機器人之外,兼具消費屬性和服務屬性的科技消費機器人,也存在巨大的商機與市場。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盡管線上消費蓬勃發展,但國內的線下消費總量依舊占據市場總額的70%,據統計全國有7000+商業中心,773+交通樞紐,12000+影城,年均觸達330+億人次,交易總額33萬億人民幣。
如此巨大的市場,機會顯而易見。
在消費升級和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時代大背景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了。
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漸滲透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體量巨大的線下商業生態,也隨之面臨一輪新的洗牌。
隨著線下購物中心的轉型被進一步激活,市場對于科技消費機器人的需求變得明晰起來:線下購物中心需要持續打造社交場景,切合Z世代年輕客戶的個性化、體驗化的社交需求;各類品牌亟需小成本實現線下消費人群的觸達與轉化。
千億規模新風口,科技消費機器人賽道跑出一位「悍將」
科技消費機器人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剛好切中了這一痛點問題。不僅如此,作為商鋪的延展,相比于固定攤位,科技消費機器人可以觸達更多消費者,增加曝光度,在拓客引流、快消品零售、提升品牌價值方面更具優勢。
大道研發的科技消費機器人,通過一套自主研發的AI消費行為分析系統,還可以對周圍觸達人流數量、點擊量、消費人群畫像等數據進行實時記錄和智能分析,為消費品的精準投放、制定鋪貨策略以及新品迭代提供實時高效的依據,與此同時,借助這套消費行為分析系統,也有利于進行快速標準化復制,從而實現大規模落地。
不過,在雷峰網看來,與科技消費機器人巨大的市場潛力相對應,這條賽道的難點,也十分明顯。
于大道智創而言,技術的可靠性已經得到驗證,最難的還是在于對消費領域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隨著市場趨勢的變化迅速迭代與提升認知。
在這方面,零售業資深人士原屈臣氏全國總經理林頊,以及科特勒咨詢集團全球合伙人、中國區總裁曹虎,為大道智創帶來了消費領域的戰略規劃與豐富的實戰經驗。
因此,大道智創在最開始進行“科技消費機器人”產品的定位、設計與技術突破時,就十分注意結合商場對于個性化、體驗化、社交化的轉型需求。
目前,大道智創已經實現業務閉環,通過迅速建立業務樣板,進而引入加盟機制的打法,摸索出了一條可以進行大規模推廣復制的完整路徑。在此過程中,大道智創也得到不少頭部商業地產和新銳品牌的認可,未來兩年內預期可以達到億級年營收。
出海的野心
隨著AI技術、機器人技術、5G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于服務機器人的需求也在逐步清晰化、實際化,對現有產品的接受度也在逐年遞增。
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服務機器人有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里一個千億級的藍海。
目前國內的資本方也持續熱捧機器人領域,僅今年一季度,機器人領域就發生了不少于48起重要融資事件,其中億元級融資不少于16起,已披露融資金額總計約在30~50億元區間。
在這樣一條寬廣的賽道中,大道智創研發的兼具服務需求與消費需求的科技消費機器人,已經在商場和交通樞紐等小投入、高回報的場景實現了快速落地,并且預期很快將超越安防機器人定制項目,成為公司新的營收支柱。
不斷細化的市場需求中,在提升不同場景下技術壁壘的同時,找到產品服務與細分市場需求的準確契合點,是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面臨的挑戰。
在邢志偉看來,目前的商用機器人領域,一些基礎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面向應用場景的多種技術難題,還只有少數企業擁有成熟的落地方案,大道智創是這少數中走得比較靠前的企業。
目前,大道智創已經打通了商場模板,以深圳為示范的城市模板也漸趨成型,在此過程中,大道智創的商業模式和產品也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今年1月初,剛剛完成由老股東領投的pre A+輪融資,這輪融資也將被用來推進城市樣板的落地。
下一站,大道智創將目光瞄準了星辰大海,即以城市樣板打通國內樣板,并以此為參考,走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
據悉,目前大道智創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一份劍指海外市場的五年規劃。
未來,隨著政策、人口、技術、商業環境的不斷演變,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型旅游中心、中轉中心,東南亞等高收入地區,還有新加坡、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將在大道的下一步出海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