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尤其是中國社會有太多的誘惑,比如華為可以去做房地產,也可以多種經營,可能賺的錢遠比現在多。在互聯網思維或者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也在建議華為要進軍這些領域,但任正非在過去一段時間多次闡述華為如何擁抱互聯網的話題,引起不少人的吐嘈,有人說華為已經不具備創新精神,跟不上互聯網的大潮,有人說任正非out了等等。
然而,當我連續參加2012,2013,2014三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詳細聽取了華為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梳理之后,我對華為要到那里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代表華為集團闡述華為戰略時,其開場白很有意思,他表示“華為是一家能力有限的公司,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言外之意,華為要認清自己的地位和能力,要認清現在的自己。未來做什么,聚焦什么,放棄什么都要理清楚。面向未來,一個15萬人的公司,做企業要商業成功,要讓員工掙到錢。除此之外,還應該做什么?華為在100多個國家有業務和駐外機構,除了做生意,為中國,為世界還能做什么,華為的愿景是什么?
徐直軍表示,華為要致力于打造一個全聯接的世界,華為希望與業界共同努力,將人與物全部聯接起來,將產生無限的想象和產生各種可能,從而促進人類溝通和產業發展。
而為了實現這樣的愿景,從我對華為的理解以及從這三屆分析師大會傳遞出的信息看,主要有四個層面的問題要理清或者說改變。
理性對待現在的成績和不足
華為在2013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全年營收達到395億美元。在整個ict領域已經成為重要的參與者和領導者。但是,華為并不是已經到了什么都可以做的時候,任何的戰略錯誤都有可能讓自己一敗涂地,因此華為必須清晰的認清自己的現在。
在運營商業務市場,華為收入占到整體營收的70%,仍然是華為最重要而且是未來必須長期堅守的行業。徐直軍再次強調業界的錯誤理解,比如在收入上超越愛立信等問題。徐直軍認為在這個領域愛立信仍然是業界第一,華為第二。所不同的是,華為可以和愛立信以及整個產業界一起,共同面向未來,應對新的挑戰。言外之意,華為在這個領域從一個重要的參與者,逐步向一個領導者過渡,而這個過渡并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和產業界更廣泛的合作和聯合創新,才能在日趨發雜的業務需求下取得成功。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ICT的融合,基于端管云的協同和融合創新將成為核心競爭力,而這也恰恰是華為和愛立信發展的不同點。
對于自己成功的運營商市場,徐直軍認為,華為必須要和運營商共進退,和運營商一起面對諸如OTT,物聯網、大數據等挑戰和新機會。華為不能忘了這些曾經讓自己長大的客戶,而是要為客戶的持續發展和轉型考慮。
在消費者業務市場,華為在過去幾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比如2013年智能手機出貨達到5200萬臺,位居全球第三。不過,這個領域的競爭日趨的激烈,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催生,華為消費者BG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還不能過早下結論。徐直軍直言,“任正非說的大機會面前不要機會主義,不是說要調整戰略,而是走自己的路,更是提醒消費者BG別因為去年的成功而浮躁,給終端降降溫,看清自己是誰,未來走向哪里。”因為任正非看到,蘋果也好,三星也好,或者說小米也好,華為學誰都不可能成功,華為要穩健發展,要有利潤保障,因此要求華為消費者BG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在企業業務市場,華為2013年的成績并不突出,銷售收入25億美元,增長36.1%。用徐直軍自己的話說,企業業務發展基本符合預期。華為要清楚企業業務銷售模式的改變,因此要做產品提供商,做一個被集成者,要與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服務。另外,華為企業業務要有聚焦戰略,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市場和重點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