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他再次來到中國,發現智能電網發揮的作用比他想象的還要大:許多草原、丘陵上矗立起一座座風車,成片的太陽能電池板一眼望不到邊,城市路邊常見到風光互補路燈,電動公交車已經在城市中飛馳……他目睹和傾聽著這些變化,感覺不可思議。要是他知道實現這一切僅用了4年的話,想必會更加驚訝。
的確,如果一個人不親眼見證這4年、不親身經歷這4年,他不會感受到國家電網公司是在以何等決心推進這一偉大工程。因為,對于發展著的中國,智能電網是一項必然選擇。
必然的戰略選擇
2009年5月,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在世界范圍內率先提出堅強智能電網發展戰略,并全面啟動相關研究和實踐。2009年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智能電網發展元年。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這一決策,可以發現,堅強智能電網發展戰略是與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潮流相吻合的。2010年6月,中國科學院召開第十五次院士大會。會上,這些來自科學技術界的頂尖專家認為,追求智能發展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和潮流,這種潮流在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市場、新的就業形態。智能電網正是智能發展潮流在能源領域的體現。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中國電力與能源》一書中說:“智能電網是全球范圍內智能發展趨勢深入推進的突出標志,同時也是正在孕育發展的新一輪能源變革的重要特征。”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搶占未來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措施,而中國率先提出并全面啟動智能電網戰略,讓中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堅強智能電網戰略的提出,還與全球對能源供應、發展新能源的訴求密切相關。21世紀以來,能源短缺、資源緊張、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全球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環境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通過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并大幅提高電力系統接納新能源的能力,正是該項戰略對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有力回應。
智能電網建設每一天都在前進
馮小斌是寧夏寧東供電局330千伏徐家莊運維站的運維人員。他從事運維這幾年,正是智能電網在中國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幾年。他說,讓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電網系統更加智能和可控后,以前需要幾個小時的現場巡檢,現在幾分鐘就搞定了。
而對于無數參與智能電網研發和建設的人員來說,他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智能電網建設的變化,幾乎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智能道路上前進一步”。
堅強智能電網戰略確立的同一年,智能電網第一批試點工程開始實施,內容涵蓋發、輸、變、配、用、調各個環節。“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完整的智能電力系統,它包含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各環節的發展緊密銜接、相互協同,整體功能和優勢才能充分發揮。”一位技術研發人員說。
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大力推動下,智能電網建設效果立竿見影。相關部門統計,在3年多的時間里,國家電網公司建成投運了智能調度系統,總體實現了220千伏及以上電網的一體化調度;全面推廣應用輸變電設備智能巡檢、狀態監測等技術,建成各電壓等級智能變電站;在青島、杭州等城市建成了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安裝應用智能電表5850萬塊。同時,北京、上海等城市還建設了一批智能社區。
以研發智能電網技術為代表,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美元,是法國電力公司的1.2倍,德國RWE電力公司的5倍。
服務新能源成效顯現
智能電網的發展,使得電網不再僅僅傳輸電力,它的功能逐步擴展到促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保障電力系統安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等。
中國電科院風電檢測工程師李少林工作在張北大草原,有兩件事讓他很高興:一是他工作在一處景色秀麗的地方,藍天白云,春夏時節滿眼綠色,秋冬時節遍布金黃;二是他從事著一個能為更多地方的風景秀麗做貢獻的工作——檢測風電機組,促進風電并網。
智能電網的建設,能夠實現對包括風能、太陽能在內的各類能源資源的準確預測和合理控制,改善新能源發電的功率輸出特性,促進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
因為智能電網的發展,2012年6月,我國并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9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光伏發電并網容量271萬千瓦,同比增加4.2倍。
正如劉振亞在《中國電力與能源》一書中所說,發展智能電網,“擴大了新能源的市場消納空間,從而更好地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降低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
智能電網讓用電更清潔,也讓電力供應更可靠。
2012年7月31日18時,北京師范大學學生李娜打開電腦,看到網上正熱火朝天地報道印度大停電的消息。一場停電能影響幾億人,讓李娜直呼“不敢想象”。對她來說,就是自家居民樓停一次電,也和中獎一樣難以碰到了。
人們對停電的陌生感,凸顯了智能電網建設所帶來的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現代電力系統的規模日益擴大,構成愈發復雜,系統運行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智能電網具有的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特點,使其有利于對電力系統進行全面監測和靈活控制,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能源供應的可靠性。
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實現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滿足客戶多元化用能需求……智能電網正以一項項成功的應用印證其價值。智能電網的出現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中國的必然選擇。它與電信網、互聯網等緊密融合,將成為功能強大、連接廣泛的智能服務體系,為高效利用能源、享受現代生活、推動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事記
堅強智能電網戰略提出
2009年
5月,國家電網公司在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8月,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智能電網工作座談會,公布智能電網建設三步走戰略,并布置第一階段(2009年至2010年)重點工作,標志智能電網建設全面啟動。9月,第一批智能電網試點工程建設啟動實施。首批試點共有9項工程,包括發電環節的風光儲聯合示范工程、變電環節的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等。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也同時啟動。同月,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目標明確。
智能電網試點工程建設全面推進
2010年
1月,國家電網公司以一號文件的形式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意見》。同月,公布2010年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目標,擬建公用充電站75座、交流充電樁6209臺以及部分電池更換站。2月,第二批智能電網試點工程陸續開工建設。3月,66千伏~750千伏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公布。4月,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研究項目通過驗收,標志著智能電網形成標準體系。6月,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制及技術標準體系規劃發布。
智能電網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1年
3月,智能電網建設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成為一項國家戰略。7月,由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電能供給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運行考核”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9月,智能電網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地介紹了智能電網建設成果。12月,世界上規模最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智能輸電于一體的新能源綜合利用平臺——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投產。該工程是第一批智能電網試點工程項目。
智能電網建設成效凸顯
2012年
3月,北京高安屯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正式投運,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6月,智能電網建設大大促進我國新能源并網。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接入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同時,光伏發電也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開始大規模發展。12月,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建設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