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沉重難逃破產重整命運
記者從無錫市中院獲悉,3月18日,無錫尚德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根據法院審查,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
銀行方面表示,無錫尚德近年來飽受成本費用高企、產能利用不足、負債率大幅攀升等困擾,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公司經營嚴重虧損,大量債務到期不能有效償還,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
此前一段時間,坊間已流傳出無錫尚德即將破產的說法。今年3月14日,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尚德電力發表聲明稱,公司“沒有完成今天到期的5.4億美元債券本金的償付計劃”。分析人士表示,“尚德實際已出現債務危機,除非進行破產重整,此外沒有任何出路。”
無錫尚德由光伏科學家施正榮2001年創立,從事光伏電池與組件生產。2005年,施正榮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100%控股無錫尚德的“尚德電力”公司,并在紐交所上市。近年來,尚德電力在國內外設立多家分支機構,而無錫尚德始終是尚德電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債務主體,目前無錫尚德產能占尚德電力95%。
大膽冒進至內外交困
無錫尚德成立后一路高速發展,曾是我國光伏行業的一個“標桿”。2002年9月首條封裝線投產,年產能10兆瓦,當年12月即開始贏利。2005年在美國上市后,股價不久漲至40美元,施正榮以23億美元成為2006年的“中國首富”。
此后,受益于歐美光伏市場的一系列強有力政策的刺激,以及國內對光伏產業的扶持,無錫尚德出現“裂變”式增長。2006年至2011年,6年間尚德電力主營收入從44.9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億元,股價曾一度超過90美元。
到2012年底,尚德電力的年產能達2.4吉瓦,在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擁有多家分公司和研發機構,在國內有多家生產基地,曾擊敗過歐美主要競爭對手。
業內人士指出,無錫尚德擁有良好技術、品牌,導致其一步步走向破產重整的原因,除了行業惡性價格戰、國外貿易戰升級、金融危機之外,也與自身決策頻繁失誤有關。
2006年,面對多晶硅價格暴漲,尚德電力與美國MEMC簽訂了固定價格的多晶硅十年期長單。根據該長單合同,尚德電力可以80美元/公斤采購多晶硅,當時市場的多晶硅零售價超過150美元/公斤。然而,進入2008年10月后,多晶硅價格暴跌,到2011年底僅為35美元/公斤。尚德電力不得不終止長單合同,并為此向MEMC公司賠付2.12億美元。
尚德電力還試圖開發非晶硅薄膜電池,并在2007年投入3億美元建生產線,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晶硅和晶硅電池價格的急劇下跌,使該項目毫無競爭力,不得不停產。
“中國的光伏產業畢竟是新興產業,在國際化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的決策過于激進與冒失,尚德更是多頭出擊,冒險嘗試。”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分析。
江蘇省光伏協會秘書長許瑞林介紹,如亞洲硅業、鎮江豐源等為無錫尚德配套的企業,建設時期較早,是施正榮為尚德“生的孩子”,但后期確實存在高于市場價格采購的現象。今年3月8日,尚德電力董事會已經投票罷免了施正榮董事長職務。
而光伏企業的生存環境急轉直下,更讓無錫尚德雪上加霜。統計顯示,太陽能組件的價格已經從2010年1.4美元∕瓦,下跌到了目前的70美分∕瓦,行業利潤率逼近為零。盡管尚德電力近年來銷售量并未減少,但虧損額與負債不斷累加。2005年末,尚德電力銀行貸款僅0.56億美元,到2012年底已攀升至37億美元。
能否走出困境尚存變數
記者采訪了解到,無錫尚德破產重整對光伏行業不會產生突變性影響,但其破產重整能否擺脫目前困境尚存變數。
據無錫尚德主要供貨方、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錦標介紹,中能銷售給無錫尚德的硅料一直保持款到發貨,并且有長單計劃和訂金保障,價格雖然可以優惠,但從來不賒賬。因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對中能公司并沒有多少影響。
光伏龍頭企業蘇州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說,這次破產重整的導火索是5.4億美元反擔保,而反擔保風波在去年7月就已經暴露出來,經過這半年的發酵,已經逐漸被行業消化。對于此次破產重整,業界早有心理預期,不會造成大的沖擊。
無錫尚德的貸款銀行方面表示,重整過程中,將力求通過改組和完善治理結構,尋找合適的戰略重組第三方,實施債務重組、技術創新、降本增效、資產處置、有效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盤活資產、優化管理措施、創新商業模式等舉措,力爭使企業重生、產業重振。
同時,有關部門也表示將全力以赴維持公司生產經營秩序,保障社會穩定;最大限度保護企業資產安全,維護債權人權益和金融債權,降低金融風險;盤活有效資產,通過市場化辦法促進光伏產業的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受歐美“雙反”、產能過剩等影響,國內光伏行業受到沉重打擊并陷入低谷。破產重整能否走出困境,不僅要看重整效果,還要看行業發展的大環境能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