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董強一樣,近來全國多地陸續有居民向電力部門提出并網申請。業內人士也多看好此舉,認為這或將是一場新的能源革命的前奏,對于我國改善能源結構、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減輕環境污染意義重大。但記者了解到,由于市場回報機制尚未完全建立,這一新舉真正推廣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破冰”之舉引關注
“我們家每天平均用電在7度到8度,未來所發的電可一半自用,一半賣給電力公司。”家住天津濱海新區的董強對分布式電源應用前景十分看好。
他在不久前向天津電力濱海供電公司提出“自發電”并網售電的申請,并于4月初成功啟動。記者在董強家中看到,他在自家聯排別墅樓頂安裝了一組3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和一組1.5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
董強家的項目施工單位工程技術部部長張崇梅說,通常3千瓦光伏設備日發電量約為10度,1.5千瓦風力發電設備日發電量約為5度,項目總投資約6萬元,“沒有儲能系統的話,光能、風能發出的電如不及時使用就會浪費掉。現在多余的電能上網賣給電力公司,既可以得到回報、避免浪費,又能提供給有需要的用戶。”
董強告訴記者,在居民自發電并網還沒有放開時,建設離網系統必須安裝儲能電池調節電量,僅這一項就要比并網系統多出25%左右的投資,“當時并不是投資的好時機”。顯然,他認為如今投資的好時機已經到來。
今年初,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為分布式電源項目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為接入系統工程建設開辟綠色通道”。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該文件對于我國分布式電源推廣具有“破冰”意義。
與當前的統一標準化供電方式不同,分布式電源位于用戶附近,接入方式靈活,能源來源廣泛,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等都可以被用來發電。能源來源的廣泛性與靈活性也正是分布式電源的最突出特點。
最近兩個月來,天津、山東、重慶等地都有個人就自發電并網提出申請。青島市民徐鵬飛自建的“屋頂光伏發電”是我國首個家庭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為2千瓦,預計每年可發電2600度。
助推新能源產業
隨著位于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我國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系統的應用,曾經制約分布式電源發展的技術難題已經破解。國家電網天津電力公司交易中心電力市場處副處長邢立功說,智能電網建設的加快,為更多個人發電并網提供了可能。
此外,居民自發電辦理手續也已經大為簡化。據天津電力濱海供電分公司營銷部張金彥介紹,有業主委員會的,只需提供業主委員會及相鄰居住業主的同意安裝證明,公司就可在第一時間快捷受理并辦理;未成立業委會的,需得到共有建筑物業主同意,并出具同意安裝的證明。自發電上網售電電價執行的是統一標準,每千瓦時0.4118元。
“如果進展順利,分布式電源對于我國來說將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能源革命。”這是記者采訪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從目前已有的探索看,它在解決新能源應用難上確實作用顯著。
據業內人士介紹,分布式電源建設是拉動海外新能源市場的關鍵引擎,歐美國家在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便主要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
蕭函表示,個人發電并網對于新能源的推廣普及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新能源行業整體萎靡的狀況下,對于提升投資者信心有重要作用。賽迪顧問基礎電子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勇指出,分布式電源并網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對生產光伏組件等的新能源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據統計,在過去一個月,淘寶網上與太陽能發電相關的產品成交指數環比增長了1.6倍。
國內光伏分布式電站的規模化推廣應用將推動光伏產業進入零售領域。特別是在完善的商業模式構建起來后,各類民間資本、海外資本,以及大型基金、私募基金等都有可能被吸引進來,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回報機制成發展關鍵
邢立功認為,分布式電源對于緩解能源緊張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電流不穩的偏遠地區,可以作為有益補充先行推廣,鼓勵因地制宜應用新能源。
與鼓勵個人發電相比,專家還建議讓有條件的企業嘗試自發電并網,這更具現實意義。行業研究機構正略咨詢合伙人王能元認為,這對改善能源結構和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等很有幫助。
不過,我國分布式電源的發展速度如何,能不能在較短時間內成為能源利用方式的重要補充,尚待觀察。不少專家表示,目前分布式電源大面積推廣還存在不少難題。
一方面目前的熱心探索者多為業內人士。青島市民徐鵬飛是電力行業工程師,天津濱海新區居民董強從事變配電工作,從目前申請的其他個人看,也大都是行業從業者,申請的嘗試意義大過實際價值。
王能元認為,分布式電源在申請、建設、并網等環節需要相關專業知識,有一定的門檻。而且城市樓房多,受場地、鄰居等限制,推廣起來有難度。
另一方面短期內投入產出并不合算。
蕭函認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入成本較高,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并網電價,要10年以上的經營周期才有可能收回成本,一般居民和企業難有實力和意愿涉足,僅有一些經濟實力雄厚、樂于推廣太陽能的人士參與其中,其示范意義遠遠超過對經濟效益的考量。
此外,電網在大量接入分布式電源上也面臨穩定性的考驗。目前智能電網的發展才剛剛起步,要滿足分布式電源的大規模并網尚需時日。
事實上,分布式電源發展最根本的還是必須要有相對完善的回報機制。有并網申請居民表示,自發電并網應該像大型新能源發電項目那樣享受額外補貼,但王能元對此有不同意見:“不能單純靠國家補貼,在現有電能相對充足的情況下,提高回收電價并無必要。”
從國外應用情形來看,只要合理的回報機制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就具有廣闊的未來。為此,一方面是要通過不斷提升技術,降低成本,推廣價格適宜、使用門檻低的產品;另一方面,是要隨著電力價格逐漸上漲,使分布式發電變得有利可圖,依靠市場為其發展提供基礎性條件。(《半月談》2013年第8期,記者 毛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