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13年經濟放緩、需求不足、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行的形勢,中國建材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70億元,利潤總額123億元,增加值433億元,超額完成了國資委要求的“保增長”目標。
布局2014,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表示,2014年總體形勢上穩中向好,建材行業供需關系有望得到改善。集團將繼續穩中求進,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強化整合優化、增效降債。同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向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超額完成“保增長”目標
2013年是中國建材集團保增長、抓改革、調結構、促轉型、強管理的關鍵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中國建材迎難而上,圍繞“整合優化、增效降債”的工作任務,強化基礎管理,推進轉型升級,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在傳統產業方面,大規模聯合重組基本完成,重點轉向夯實核心利潤區建設,同時積極推進水泥和玻璃業務“四化”發展,產業素質不斷提升;在“三新”產業方面,石膏板、新型房屋業務穩步增長,碳纖維、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取得新的進展;在國際業務方面,新能源產品、新型建材和新型房屋的出口比重穩步提高,海外投資建廠進展順利;在科技創新方面,產研協同持續深入,一批國家科技項目成功落實和申報,專*達到3231項,100余項新技術成果在集團內轉化推廣。
宋志平充分肯定了中國建材集團2013年取得的各項成績。他指出,回顧2013年和過去十年的發展,集團有五點經驗值得總結:
一是堅持清晰的發展戰略。按照“大力推進水泥、玻璃的結構調整、聯合重組和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的戰略思路,走了一條資本運營、聯合重組、管理整合、集成創新相結合的道路,不斷推動集團轉型發展。
二是始終堅持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集團最初是一家困難企業,被推向市場,但也正是這樣使市場機制融入了集團,形成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北新建材、中國玻纖、南京凱盛等一批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給集團發展帶來強大的內生動力。目前,中國建材集團凈資產650億元,其中440億元是社會資本,210億元是國有資本,國有資本只占三分之一,以650億元的凈資產控制一個3000多億元總資產的企業,國有資本的撬動力更大,保值增值能力也更高。
三是堅持創新理念模式。集團秉承“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企業利益蘊于行業利益之中”的理念,以市場化方式開展大規模聯合重組,建立起與兄弟企業共贏的市場機制,實現了市場競合,在2013年大宗基礎原材料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帶領水泥產業走出市場低迷,確保了全行業可觀的經濟效益,為行業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是堅持規范的治理模式。建設了合規高效的董事會,實現了科學決策,確保了管理有序。
五是堅持抓好黨建工作,弘揚優秀的企業文化。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鞏固了干部優良作風,帶動了員工參與企業經營和管理的積極性;“以人為中心”,堅持“企業是人,企業靠人,企業為人”,集團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深入人心。
積極向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
“2014年經濟環境仍然錯綜復雜,但總體上穩中向好,改革將成為貫穿全年始終的主旋律,建材行業供需關系有望得到改善。”宋志平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把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高到新的高度,提出發展“若干城市群”,這將為建材行業提供持續的剛性需求。中西部鐵路公路建設、城市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等,也都將拉動建材產品需求。同時,中央加大化解產能過剩力度,繼發布41號文件之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預計新增產能將得到一定控制。
此外,國家不斷加強節能環保約束,淘汰落后產能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各地大力治理霧霾等空氣污染問題,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限產措施,這都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宗建材產品的供需矛盾。
基于上述情況,宋志平對于2014年的集團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
一是確定集團“穩中求進”的經營目標和“四穩四進”工作任務,“四穩”指夯實管理基礎,穩收入、穩市場、穩價格,加強風險防控,深度管理整合;“四進”指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堅持創新導向,探索產業“走出去”模式。
二是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要在全世界最大的水泥供應商的基礎上做精水泥,包括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做水泥制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等;要大力推廣“綠色小鎮”項目,力爭成為全球最大的建設工廠化新型房屋的企業集團;要繼續加大新能源材料的開發利用。
三是繼續強化整合優化、增效降債,推進實施管理“八大工法”,即五集中、KPI、零庫存、價本利、對標優化、核心利潤區、市場競合和輔導員制,打造業績良好、管理精細、環保一流、品牌知名、先進簡約、安全穩定的好企業。
四是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爭取先行先試,在集團層面做好發展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充分準備,在所屬企業層面繼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積極向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實施員工持股等形式,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五是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隊伍建設,嚴防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士氣低沉、效率低下、投資混亂、管理失控的“大企業病”,扎實做好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
最后,宋志平強調,一定要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安全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