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熱浪襲擊。
目前,維多利亞州已經連續經歷了4天超過41攝氏度的高溫,打破了自1855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2009年,澳大利亞遭遇的熱浪導致374人喪生。那一年,高溫導致了一場嚴重的灌木林火,火災導致173人喪生。
2014年初,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一度成為地球上最熱的城市,溫度超過46攝氏度。
高溫引起的叢林大火迅速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蔓延,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西南威爾士州共發生火災超過100起。其中,維多利亞州的火災超過60起。
由于天氣炎熱,列車和運煤車軌道擁有潛在隱患。墨爾本城市交通運營商Metro和Yarra建議搭乘地鐵上下班的人調整上下班時間,以免在上下班高峰期遭遇大規模的列車晚點或停運。
氣候委員會(Climate Council)在報告中表示,由于化石燃料燃燒導致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積存,大量熱氣被積聚在較低的大氣層中,因此增加了炎熱天氣發生的可能性,并且熱浪的持續時間將越來越長,發生時的強度也愈加猛烈。
更為要緊的是,熱浪并不僅僅給澳洲網球公開賽和乘坐軌道交通上下班的人造成影響,它還會帶來更具破壞性的災難。
包括緊急醫護人員和消防員在內的應急服務被大規模調動起來,以對高溫產生的傷害做出快速反應。心臟病在熱浪來襲時的發病率增長了3倍;當局預測,在炎熱天氣中,老人、病患和孩子的死亡率增加了50%。
與此同時,地區性、階段性的停電也被人廣為詬病。
近日,維多利亞州領導人Denis Napthine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為了合理分配電量,電力公司將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減少家庭用戶的電力供應。
Denis Napthine在電臺采訪中明確表示,政府堅持將電力優先供應給醫院、緊急服務機構、公共交通系統和主要的基礎設施。他還強調,政府將在削減電力使用的同時確保關鍵服務的運營。
但居民遭遇的限時停電事出有因,并不僅僅是因為電力短缺。
首先,2014年和2009年,澳大利亞均遭遇熱浪襲擊。但今年高溫期間的用電需求峰值比2009年低。根據墨爾本大學能源學院資深能源分析員Roger Dargavel提供的數據,今年,墨爾本溫度高達42.8攝氏度和41.7攝氏度的時候,用電需求峰值僅為大約10000兆瓦,低于2009年的紀錄。
盡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但維多利亞州的能源需求在過去5年中以每年約3%的水平逐年遞減。這主要歸功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尤其能源密集的制造業的能源效率有明顯改觀,而居民也廣泛使用家用太陽能系統。縱觀澳大利亞,全國民用太陽能裝機大約達到3000兆瓦。
實際上,清潔能源委員會(Clean Energy Council)表示,屋頂太陽能有效減少了居民對大型發電站的依賴;倘若沒有屋頂太陽能系統供電,維多利亞州的電力需求量很有可能將創下新紀錄。
其次,電力供應更多地取決于“人”的因素。在某種情況下,一個人決定將某一區域的電力關閉,就可以控制電力供應與否。就“限時停電”來說,Napthine暗示,由能源分銷公司決定暫停某一地區的電力供應。
第三,澳大利亞的能源市場有很大一部分已經私有化。上世紀90年代,維多利亞州的能源資產被當時保守的領導人Jeff Kennett出售。
能源價格由“市場力量”左右。市場力量就是,私有公司將電力出售給出價最高的競價者。此外,私有化引入了利潤激勵,因此,電力公司擁有了哄抬電價的動力。2013年之前的3年,澳大利亞電力價格每年上漲66%。而2013年是碳稅實施的首個完整周期年,這一年,電力價格連續上漲的勢頭被終止。
此外,澳大利亞是一個全國性的能源市場。這意味著,電網連接著各個州,當某一個州出現過量供應時,多余的供應將傳遞至另一個州。因此,當某一個州的需求量上漲時,臨近州可以將多余供應量傳遞給過來。
在維多利亞州電力供應緊張時,一些大型的商業電力用戶自發地減少了能源消耗量。一方面,澳大利亞電力批發市場的價格暴漲,商業電力用戶減少用電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這些大型耗電單位的用電量減少之后,全國性電網就可以將多余電量傳輸至有需要的地方。
而發生在墨爾本熱浪期間的停電主要由于一些電力公司決定減少對居民的供電量。
利益導向的電力公司打算在用電高峰期坐地起價,以更高的價格將電力傾銷出去。這期間,維多利亞能源零售市場價格起伏程度可以用“夸張”來形容。
由于電價攀高,政府甚至無法確保為公共設施支付賬單。
而居民則更加無力負擔昂貴的電費。因此,電力公司將電力優先賣給工業用戶,而不是居民。這意味著,電力公司“昧著良心”將原本應該供應給居民的電力轉而出售給了“財大氣粗”的工業用戶。
熱浪是自然現象,但居民因此而遭受的生活不便卻是人為導致的。
當人民的生活用電被切斷時,他們的健康將受到威脅,生活將有可能“擱淺”。但工業行業和政府卻將原本應該供應給居民的電力用來繼續排放溫室氣體,因此,更為嚴重的熱浪將繼續加注在人民身上。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
“唯利是圖”的私有制是澳大利亞電力的頑疾所在。
(來源:《衛報》,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楊團團/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