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透露,當時該男生是跟另外一個同學同行,倆人在3樓準備一起乘坐電梯上樓。電梯門開了之后,出事男生先邁出一步,但沒想到一腳踩空。“電梯門雖然打開,但電梯轎廂沒有停,一腳踩空,人趴了下去,轎廂升上去。”目擊者稱,電梯轎廂上升后將學生帶上去,轎廂卡在3樓與4樓之間,人也被卡住,男生胸部以下部位露在轎廂外,腳是懸空掛著的。
很快,消防救援人員將電梯門打開,讓轎廂回落,被卡的學生被救出。經心電圖檢測等檢查后,急救人員宣布該男生已無生命跡象。知情人透露,出事的男生塊頭較大,被救出時鼻子處有泡沫狀的血泡,他們懷疑其肺部可能有受擠壓,內臟破裂。
隨著電梯的廣泛應用,電梯事故也逐漸增多,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分析認為,除了人員違章作業方面的原因,電梯自身存在安全隱患也是事故的誘因。那么電梯自身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隱患,該怎樣預防呢?
電梯事故的種類按發生事故的系統位置,可分為門系統事故、沖頂或蹲底事故和其他事故。據統計,上述各類事故發生的起數占電梯事故總起數的概率分別為:門系統事故占80%左右,沖頂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門系統事故
門系統事故之所以發生率最高,是由電梯系統的結構特點造成的。因為電梯的每一次運行都要經過開門動作過程兩次,關門動作過程兩次,使門鎖工作頻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門鎖機械或電氣保護裝置動作不可*。若維修更換不及時,電梯帶隱患運行,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據不完全統計,由于門鎖開關不能及時接通和損壞頻繁造成的故障約占門故障的80%以上。
同時,由于部分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對相關標準理解不正確,也致使電梯帶隱患運行。
北京一家公司的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在尋找減少電梯門系統事故的技術措施方面煞費苦心,動了不少腦筋,其主要做法是與原門鎖開關并聯一永磁感應器,感應器的位置與門開關向平行,只要關門到位,連接在門上的隔磁板就會插入永磁感應器,因該感應器與原門鎖開關關聯,門鎖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發生幾率大大降低。
但是事實上,這一做法已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根據我國《電梯技術條件》規定:“轎廂運動前應將層門有效地鎖緊在關門位置上,只有在鎖緊元件嚙合至少為7毫米時轎廂才能啟動。層門的鎖緊元件必須由符合要求的電氣安全裝置來驗證。”
沖頂或蹲底事故
沖頂事故十分可怕,尤其是當其發生在高層建筑的電梯上時。歐洲相關標準中已把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列入安全元件,但是我國對此還沒有相關要求。
近日,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層樓內的一電梯進行維修,維修工在作業時忘記拔出開閘扳手,隨著電梯運行的震顫,扳手越插越緊,最終導致抱閘無法閉合。這時電梯回到一層,維修工正欲從電梯轎廂內撤出,卻發現電梯自動上行,正猶豫間只見電梯移動越來越快。維修工打開轎頂急停開關,但無濟于事,他無計可施。電梯失控了,加速直沖向24層,維修工只好將身體收攏,蜷伏在轎廂的最低處。“轟隆”一聲巨響,轎廂沖頂震動了整個大樓。所幸維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轎頂復繞輪被樓板擊碎,機主心頂面拱起一個大大的鼓包。
這起事故是由于電梯的制動器發生故障所致,制動器是電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動器失效或帶有隱患,那么電梯將處于失控狀態,無安全保障,后果不堪設想。要有效地防范沖頂事故發生,企業除要加強標準的完善外,還要加強對制動器的檢查、維修和保養。
其他事故
這類事故主要是由于個別裝置失效或不可*造成的。
1999年8月25日,東北某學院新裝了兩部電梯,李某和高某二人對電梯廳門與轎廂刀間的距離進行調整。當他們正在調整螺栓時,有人按了呼梯按鈕,電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擠入轎廂與6層廳門側井道門,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我國《電梯技術條件》中規定:“轎頂應裝設一個檢修和停止裝置,如轎廂內、機房也沒有檢修運行裝置,應確保轎頂優先。”我國《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中規定:“一經進入檢修狀態,應取消正常運行。”可見,轎頂位于檢修位置時,應同時切斷其他一切控制回路,即一旦進入檢修狀態,應取消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