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發展管住安全 水電開發提高認識
———訪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汪恕誠
核電及水電都是清潔能源,發展核電和水電是實現我國電力工業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受生態環境和移民等問題的制約,我國水電發展速度大大放緩,核電發展速度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也相對緩慢。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水電和核電發展問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汪恕誠。
記者:當前,我國核電發展存在什么問題?有輿論認為,政府應該放開核電牌照,對此,您怎么看?
汪恕誠:我國核電應該大發展,核電的年利用小時數為8000小時,而且直線運行,很穩定,對電網來說是非常需要的。但我國核電現在發展得太慢了,這主要跟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核燃料的問題,一個是安全性的問題。
從核燃料的問題看,我國鈾資源是缺乏的,我國目前公布的數字是,鈾資源只能滿足4000萬千瓦的核電裝機使用。如果我國要搞4億千瓦核電的話,就意味著90%的核燃料需要從國外進口。安全性問題上,從世界范圍來說,核電是安全的,我國如果只發展幾十臺機組的話,我覺得安全性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發展的是5億千瓦的核電,按100萬千瓦一臺,全國就要布置500臺,如果這500臺撒開到全國的話,安全問題就不能不讓人擔心了。
我國核電沒有發展起來,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市場沒有放開。其實,政府只要管一件事情就好了,就是核安全,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幾個環節實施最嚴格的核安全管理,至于誰來干,就可以適當放開。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在討論技術路線,應該發展什么堆型,是法國的技術還是美國的技術,還是前蘇聯、日本的技術,討論來討論去,結果大家的意見都不一致,影響了發展。我覺得這個沒有必要,技術可以放開,業主單位覺得哪個好就可以去發展哪一個,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大家自然會總結出一個優劣來,總結出一個符合中國特點的技術來。可現在,一個技術路線的問題就討論了幾十年,影響了發展的速度。
至于核電的牌照問題,現在三個公司是不夠的,應該適度放開,在我國核電發展的初期,讓大家都來參與核電建設不是什么壞事,但是有一條,國家要建立一個最強大的核安全管理局來管理這個事情。只要把安全把住了,經濟問題、技術路線問題都可以讓市場去解決。
記者:當前導致水電發展速度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水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汪恕誠:反對水電開發的,其實只有一少部分人,并不能代表全體。我認為,現在水電發展不好,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移民,一個是生態,移民和生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是一個工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管理問題,由于歷史上的很多原因,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處理得不夠好,導致了一部分人對水電有看法。
在水電的價格問題上,現在,全國水電的平均上網價是兩毛五左右,火電的上網價平均是三毛六左右,差了一毛左右,跟風電、太陽能發電相比,更是便宜得很,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哪怕是把水電價格漲一兩分錢,就是很可觀的一個數,把這筆錢給移民和生態,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page] 實際上,我國庫區的移民是歡迎建水電站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拿錢來改善他們生活條件的機會,要不然,他們就只能一輩子呆在窮山溝里了。現在出了問題,無非是我們以前一些事情做得不夠好而已。
在生態問題上,水電站只要開發好,是可以保護好生態的。以黃河為例,黃河上建了一個三門峽,是完全失敗的,而小浪底則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工程,而且成功主要在生態上。現在黃河不斷流了,而且每年還搞一次人工調沙,整個河床下降了1.5米,黃河河口也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濕地。同樣兩個電站,相距也不遠,但一個是嚴重破壞了生態,一個卻是維系了黃河的健康生命,這里面就有一個理念的問題,在建電站時,生態效應、環境效應、經濟效益,到底應該怎么擺,只要處理好,是可以做到與環境和諧共處的。
三峽公司現在新換了一個領導,上任前來了我這里,我就跟他說,你多發多少度電,對社會毫無影響,無非是自己的收入能增加點,但如果生態問題沒處理好,就會影響這個工程的生命,是成功還是失敗,甚至會被槍斃掉,就是說,建設水電站一定要把生態效應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