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筆者到韓國、日本去參觀日韓家電巨頭在其總部的工廠和生產線,筆者一度為對方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作業以及超級干凈幾乎做到無塵無垢的生產線而感嘆。
如今,這一景象在國內的家電企業生產線也不難見。據悉,美的集團工廠機器人數量已達到500臺,年底將突破800臺,這些機器人可以將塑料、鋼材等原材料通過自動化操作變成成型的產品零部件;將體積較大的半成品翻邊實現 自動化;將各部件進行組裝成成品;將成品放到運輸帶上進行分類、打包、裝箱等等,而人工則成了生產線的最后一個環節—核驗成品。按照美的數據:原來的一條遙控器裝配線上手工裝配加檢測需要7人,每小時300個,在配備了4臺機器人之后,現在可達每小時350個,人數則由7人減至2人。
除美的外,這些年國內的家電企業都在搞生產自動化改造(通俗來講就是“機器人取代工人”):按照IHS的研究報告,2013年共有3.7萬臺工業機器人在大 陸市場上銷售,是2012年的3倍—提高生產效率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原因,但筆者認為,這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對人工成本不斷攀升的焦慮:一方面是家電 企業越來越招不到大量的一線生產工人—每年春季招工大潮,總是傳出各大工廠各出奇招高薪聘人的消息,但仍難逃“用工荒”的命運。有的即便是招到了,也留不。翰皇潜黄渌S加薪挖走,就是這些工人們回家鄉發展—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家鄉的就業機會也多了,又何必“背井離鄉”?并且,現在的90后、00后 工人與70后、80后相比,賺錢不是最重要的,相反會更強調個性和自由。
另一方面,家電企業面臨持續上漲的流水線工人工資成本。從以前的每人每月1000元~2000元的工資,到近兩年的每月3500元工資的增長速度,企業未來還將支付更多的人力成本。
當然,利用機器人作業也是需要一大筆成本的,除了機器人制造成本外,還需要安裝、定期維護、保養等等成本,甚至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這將是家電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