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醫院的掛號窗口,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急得團團轉的老年人。原來,一大早來排隊,到窗口卻被告知某某專家已經給網上掛號、手機掛號提前“掛走”了。
在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今天,一些老人因為年齡大、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低,或是視力、聽力有障礙,正逐漸成為信息化社會的“邊緣人”。
信息化社會的“邊緣人”還有殘障人士。例如,對視障人士來說,目前讀屏正版軟件價格昂貴,大多數政府公共網站都不具備讀屏功能;層出不窮的互聯網公司,競相成為資本市場上的寵兒,但又有多少網站、手機APP能夠提供“有聲”瀏覽,讓視障人士也能分享信息化帶來的便利?
還有廣大低收入人群也正在被“智慧城市”所邊緣化。不少中小學老師把復習資料放在網上的公共郵箱里供下載,課后作業學生不僅要上網完成,還要將搜集的資料打印后上交。可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家里甚至沒有電腦、沒裝寬帶,更別說打印機了。此外,目前許多中小學的家校聯系已由原先短信群發的“家校通”向“微信群”轉變,但低收入人群中,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家長買不起、用不起3G手機。
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應遵循“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原則,搞服務渠道“一刀切”或者把網絡等電子服務渠道優先,勢必加劇“數字鴻溝”。那么,信息化時代,如何才能盡量避免新技術造成的新鴻溝,最大限度確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呢?
一方面,應對信息化服務進行精細化的制度設計,針對老齡人群、低收入人群,適當保留人工服務模式;同時還應不斷簡化、完善信息化服務流程,以鼓勵和方便文化層次相對較低人群的使用。另一方面,可參照發達國家好的做法,對處于服務末端的社區服務中心加強信息化建設投入,醫院的網上掛號、火車票的網上秒殺、中小學課件的網上瀏覽和打印,甚至是銀行ATM取款機,都可植入這些“神經末梢”,并配備專門人員現場指導。
此外,政府對有志于開發老年人、視障人士適用產品的互聯網企業,還可以通過稅收杠桿,加大扶植力度。據悉,在韓國首爾,2012年起開始向低收入和其他需要的人群發放二手智能設備。市民被鼓勵在購買新設備時捐贈舊設備,特別是當設備在50美元-100美元范圍內時,可以享受消費稅減免,經過廠家的檢查和修復后,免費分發給弱勢群體。這一做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