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3日宣布初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補貼行為。中國商務部昨天對這一初裁結果表示強烈不滿,并稱將保留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業內人士認為,以前國內企業采取繞道規避美國“雙反”的方式幾乎行不通了,今后海外建廠或是大勢所趨。
>>美方
二次“雙反”制裁力度升級
美國商務部表示,初步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補貼幅度為18.56%至35.21%。基于補貼幅度的初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中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
根據美方程序,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分別于8月和10月對上述調查作出終裁。如果兩家機構均作出肯定性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美國商務部將要求美國海關對相關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
事實上,美國商務部曾于2012年裁定對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昨天表示,美方的這種做法,勢必使中美光伏貿易糾紛再度升級。
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認為:“美國這次反補貼一項就裁定這么高的稅率,再加上反傾銷稅,比上次兇猛多了。”
>>中方
美國保護色彩十分明顯
針對美方做出的這一反補貼初裁,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昨天表示,美方再次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并試圖征收高額稅,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該負責人指出,美方對中國產品進行限制的做法,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保護色彩十分明顯。頻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不能解決美光伏產業自身發展問題,希望美方審慎處理此次調查,盡快終止調查程序。
>>分析
在海外建廠或是大勢所趨
鑒于此前我國與歐盟通過價格承諾的方式達成和解,業界也曾寄希望予與美國簽訂價格協議,但在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看來,美國跟歐洲的出發點差太多,美國不是為“雙反”而反,很難談下來。
除了積極應訴之外,國內企業近幾年也在做戰略轉移,在新興市場上下功夫的同時,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國內企業現在大規模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度已經不高。“自今年五一開始,晶科能源已經陸續在天貓、京東、蘇寧和國美上推出了官方旗艦店。”錢晶對記者說,公司正在努力開拓國內的分布式發電。
正信光伏亞太區副總裁莊智友認為,美國的雙反政治因素更多,企業也都意識到了這點,從這次的應對力度與第一次比已經有所減弱上就可看出。“我們現在已經將市場主要放在日本等地,公司在日本、南非都建有工廠,今后在海外建廠或是大勢所趨,提前進入可以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