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是當前全球各主要國家的電力系統建設中必須重視和發展的方向之一,它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電力傳輸網絡,能夠監視和控制每個用戶和電網節點,保證從電廠到終端用戶整個輸配電過程中所有節點之間的信息和電能的雙向流動。
智能電網這個概念最先由美國提出之后,世界其它主要國家也已接受這一概念。并且包括中國在內已有多國制定相關規劃,相繼進入實際建設階段,當前由于國情不同,進度也不一樣。
美國:
到2012年年底為止,美國僅用于智能電網的總開支就占到48%,凸顯其開支背后的增長勢頭。在這一年里,在輸電和配電領域的投資已超過了智能電網的投資,越來越多的公用事業單位,提高自身的核心網絡,以便在他們不斷成長的高級量測體系(AMI)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由于美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另外全球公用事業單位紛紛增強智能電網領域的投資,2012年支出較2011年增長47.1%,2011年美國智能電網的開支為161億美元。即便如此,這些仍然是智能電網領域的初期投資,在未來五年內,智能電網支出將繼續增長,預計2018年將達到808億美元(約合5031億人民幣)。
德國:
德國制定了“E—Energy”計劃,總投資1億4千萬歐元,2009年至2012年4年時間內,在全國6個地點進行智能電網實證實驗。同時還進行風力發電和電動汽車實證實驗,并對互聯網管理電力消費進行檢測。德國西門子、SAP及瑞士ABB等大企業均參與了這一計劃。預計西門子公司2014年智能電網年度市場規模將達300億歐元,并計劃搶占20%市場份額,每年確保60億歐元訂單。
日本:
日本計劃在2030年全部普及智能電網,同時官民一體全力推動在海外建設智能電網。在蓄電池領域,日本企業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目標是力爭達到50%,獲得約10萬億日元(約1277.8億美元)的市場。同時,智能電網需要把各種設備連接,因此要有統一規格。日本非常重視智能電網國際標準的開發。經濟產業省已經成立“關于下一代能源系統國際標準化研究會”,發表《關于下一代能源系統國際標準化》的報告,并積極采取行動與美國合作。日美已確立在沖繩和夏威夷進行智能電網共同實驗的項目。
智能電網的建立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工程。目很多復雜的智能電網項目正在進行中,但缺口仍是巨大的。對于智能電網技術的提供者來說,所面臨的推動發展的挑戰是配電網絡系統升級、配電站自動化和電力運輸、智能電網網絡和智能儀表。全球智能電網技術投資在2012年上升了7%,達到??139億美元。歐洲的投資在2011年的基礎上提高了27%,達到14億美元;中國市場增長了14%,達到32億美元;而美國則下跌了19%,從51億美元下滑到43億美元。
智能電網是在電力網絡中使用數字信息和通信技術來提高電力傳輸的效率和可靠性。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得越來越多,不斷高漲的消費水平需要更復雜和更靈活的網絡來適應供給和需求之間的波動。
美國、歐盟和中國在立法方面的變化似乎是造就現有投資水平的幕后推手。2009年生效的美國聯邦資助計劃在2012年結束,而歐盟規定到2020年80%的家庭要安裝智能電表的法律規定迫使政府在這一板塊撥款。中國則計劃到2020年在輸電基礎設施上投資6,010億美元,其中1,010億美元將用于智能電網技術。此外,為應對需求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全國各地部署335,000公里110伏以上的輸電線路。同時,根據派克調查機構的最新報告,智能電網技術市場將從2012年的33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30億美元,8年間,市場累積達到494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