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為1800萬千瓦,2011年1700萬千瓦,2012年1200萬千瓦,一條陡峭的“下降曲線”顯示出“綠色能源”風電產業正遭遇“寒流”,于是業內外有人憂心忡忡:風電產業會不會成為“光伏第二”?但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上,權威人士認為,應該以“兩分法”來看待中國風電產業,產能過剩是客觀的,然而出路不會像光伏那樣“悲壯”。
風電增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
我國連續4年風電增量位列全球第一,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風電大國。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能源交通處處長鄭方能介紹,去年,我國風電裝機7530萬千瓦,并網6230萬千瓦,風電發電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1500萬千瓦,風電發電機容量世界最大。中國的風電設備制造能力進入世界前列,國產化率達到85%。
國家已經將風電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我國的風電發電將超過2億千瓦,2020年海上風電達到3000萬千瓦。但也要看到風電目前只占我國發電總量的5%,大量使用煤炭發電造成的巨大二氧化碳排量危害嚴重。199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8億噸,根據減排計劃,到2050年將減少到104億噸,這就倒逼人們加速運用風電在內的清潔能源。
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Sawyer表示,美國、歐洲和中國都是風能利用的大國和區域,2015年,中國的風電將達到500萬千瓦,而目前歐洲是1萬千瓦,英國正在建設5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今后,歐洲與中國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風電還沒有走向“悲觀”
去年1200萬千瓦裝機的實際訂單,但產能卻達到3000萬千瓦,中國風能協會理事長施鵬飛說,產能過剩是無疑的,但更嚴重的是風能市場的運作機制,現在的企業和部門都只顧眼前利益,他們看重的是自己任內的“成績”,所以當過剩導致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時,一些劣質的風能設備通過低價競爭進入市場,使風能產業種下了“禍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一針見血地指出,在裝備產業中不可能有“物美價廉”,好東西,就是好價錢,我們的風電產業缺乏競爭力在于創新能力差,其他產業也是如此。
對于目前風電陷入的困境,李俊峰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通過加速修建電網,讓風電進入需求旺盛的地區,并盡快落實對風電的補貼及征收風電等支持政策,讓企業能夠生成更強的應對能力,真正形成新興產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