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驟起,高下已顯。
11.8%,只是一個事關各方面子的暫時妥協。畢竟,既要給老大們面子,也要一個臺階下,同時還要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誠意”。而懸在中國光伏制造業頭上的貿易戰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卻不會那么輕易被移除。除了即將接連而至的反補貼初裁外,如果兩個月內雙方無法達成和解,平均高達47.6%的反傾銷稅,依然會實施。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全球光伏發電的發展前景,都將因此蒙上一層濃重的陰霾;產業鏈上所有企業的利益,也將會由此受到傷害,無論中國企業還是歐洲企業,概莫能外。
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共同利益基礎,雙反中的雙方,或許還有達成和解的可能。
不過,雖然事態尚有回旋的余地,前景恐怕卻并沒有許多人想象的那么樂觀。
按照歐洲人的說法,事情演變至今,還不過就是一個“程序”而已。也就是說,盡管遭遇各方壓力,盡管也有妥協,但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議案,仍然在其法律和規則的框架下正常地往前推進。
這情形,一如一個典型的有罪推定案件,中國光伏產品甚至已經失去了“無罪辯護”的權利,僅余下“判罰多少可以接受”的境地。
中國企業為何總是如此被動——美國雙反時如此,經歷了美國雙反并擁有充分應對時間的歐盟雙反依然?
不少人認為,這是政府的失職與失策。其實,僅就這場中歐有史以來最大案值的貿易糾紛而言,中國政府當下的表現,不僅可圈可點,頗具后發制人的策略,且仍在不斷發力。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如今的緩沖局面。
而對手方面,除了歐盟貿易委員、相關行業組織以及企業在前面沖鋒外,歐盟各國政府及政要,都甚少為此露面。當然,有些“表演”除外。
如果僅僅從商戰水準的角度來說,不管是那位擁有“兩座歐洲城堡”的SolarWorldAG的老板,還是相關的歐洲行業機構,至今的表現,都有值得中國企業及行業組織學習的地方。
差距首先表現在理性應對的層面。抗議也好,示威游行也罷,這類過于情緒化的表達,對于涉及面如此廣泛的商戰,究竟有何意義,恐怕組織者和參與者們也不得而知。而最有可能讓SolarWorldAG的老板困惑的邏輯是:我有兩座城堡,關光伏貿易什么事兒?
相比而言,倒是這個SolarWorldAG,僅憑一己之力,就成功挑動了美國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不僅如此,又再次挑動歐盟與中國拉開了有可能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大幕。
說到底,貿易戰的根本是因為利益,不過就是個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要按生意的規則來玩,就要從規則的角度去據理力爭——該聯合利益相關方,則聯合起來;該游說相關議事機構,則組織去游說;該利用法律規則,則拿起法律武器;等等。
不懂規則不要緊,也不丟人,可以學,但別動輒就把政府扯進來兜底,要學學國際象棋的思維,別輕易把“王”亮出來,“王”一旦出面,就沒有退路了。
與歐盟平價光伏聯盟的合作,是至今中國光伏業表現出來的一個亮點,但仍需加強和深入,同時還需要更廣泛聯合其他利益相關方。其實,作為一個特殊的國家聯合體,歐盟內部利益結構十分復雜,可資利用的“同盟軍”很多,包括企業、社團、媒體、智庫等。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融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已經十多個年頭了,也已在眾多海外貿易糾紛中取得過勝利,但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在與包括企業、協會、政府、律師等相關利益方密切配合的前提下。
中國光伏制造要想贏得中歐貿易糾紛的勝利——或者說“雙贏”,則國內的企業、行業組織乃至媒體,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放下成見、找到共同的利益訴求,合縱連橫而動。如果美國市場雙反沒有能夠讓我們汲取教訓,但愿此次歐盟雙反可以。
只有承認不足,才有可能成長。而向對手學習,則是最好的成長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