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政策即將推出的消息傳出,這個“即將”傳了有一年多時間了,一直沒有見到真章。這次我致電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詢問消息真假,該負責人未明確否認,但也不肯透露更多。
業內認為,6-7月是天然氣價改的窗口期,如果錯過這個時機,到了秋冬時節國內有可能出現大面積氣荒。
今年3月份媒體曾報道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消息,并測算價改完成后,各地天然氣平均提價幅度將達到0.6元-0.8元/立方米,于是出現了各地居民排隊搶購天然氣的場景。發改委急忙出來表態,稱天然氣漲價消息不實,不會這樣不考慮民生的。5月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該消息列為虛假失實報道,并對首發媒體作出處理。
但市場和媒體都知道,漲價其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知道的只是何時啟動。近年來由于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長超過供應增長,天然氣進口量大大增加,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從2010年的12.8%升至2012年的29%,進口天然氣價格與國內天然氣價格形成倒掛,去年全年中石油銷售進口天然氣及LNG虧損約人民幣419億元。
價格倒掛導致國內天然氣勘探開采企業不愿在更昂貴的天然氣氣源上投入,例如熱熱鬧鬧的頁巖氣招投標結束之后,中標企業卻遲遲不啟動前期工作,投入積極性不足使得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長緩慢,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天然氣的供需矛盾。
去冬今春,氣荒已經初露苗頭,中石油一度對工業用戶、化肥廠等停止供氣,同時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也透露,今年中石油1至5月已經超供19億立方米天然氣,年內預計缺口將達8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需矛盾還會持續。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今冬明春再次遭遇嚴寒天氣,再加上地方政府節能減排的壓力,天然氣需求量將會達到一個新頂點,屆時有可能出現大面積“氣荒”。未來隨著進口量加大,尤其是遠離中國區域的供應源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天然氣價差問題還會進一步加劇。
此外,我國天然氣價格體系十分混亂,從上游的出廠價,到中間的管道運輸價格,再到門站價,以及不同終端的銷售價格,涉及到眾多環節,全部由政府定價,無法反映市場需求,調價嚴重滯后,同時還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
上游企業紛紛虧損,但分銷領域如各城市燃氣公司在當下的價格體系中卻穩賺不賠,以北京燃氣為例,每立方米天然氣的利潤達0.27元,若只漲終端價格不改革天然氣價格體系,城市燃氣公司的利潤還將進一步擴大。所以天然氣漲價消息傳出后,輿論將板子打在三桶油身上,著實有點冤枉他們了。
天然氣價格改革已經到了必須要改的地步,這不只關系著三桶油業績的問題,還關系到下游生產生活,雖然價改短期會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沖擊,但從長期來看,理順天然氣產業鏈條,以價格信號刺激國內天然氣生產,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天然氣生產、運輸、分銷等各個領域,才能增加天然氣供應總量,最終實現價格的平穩回歸。
目前從有關專家得知的消息是,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的方向基本已定,即從現在的“成本加成”法過渡至“市場凈回值”法,將廣東、廣西兩省的試點方案逐漸擴至全國,其中長三角地區有可能首先啟動。
但在價格改革啟動之前,天然氣出廠價格有可能發起新一輪提價,預計在0.2元-0.3元/立方米之間。改革方案推出的時間點有可能選擇在今年6-7月,這樣才能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趕在今冬明春天然氣消費高峰期來臨之前對價格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