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新能源設備制造領域日子并不好過。曾經靠國外市場支撐的光伏產業已經苦苦掙扎多年,到目前為止仍沒有走進春天;風電設備制造業隨著國內風電建設速度的放緩,似乎也已經嗅到了“冬”的氣息,一些龍頭企業甚至出現巨額虧損。
為了擺脫困境,一些企業開始盯向下游產業。既然設備不好賣,何不自己建設電站甚至干脆自己運營電站?問題是,這種希望靠向下延伸產業鏈的做法真的會是救命稻草,會幫助企業“越冬”嗎?
當前,風電設備和光伏制造業面臨的最大困境是產能過剩。自己建設電站或許能夠快速消化一些產能,但這對于嚴重的過剩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以光伏設備企業為例,大企業每年的產能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千瓦,如果靠自己去建電站消納,那要建多少座光伏電站才夠?你建設的過來嗎?
其次,設備制造和電站運營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專業性都很強。比如傳統的火電領域,生產發電機的企業就未必能建設運營好一座火電廠。道理很簡單,你在汽輪機制造技術上很專業,但是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好火電廠可能就是外行。這也就是為什么現代社會幾乎所有領域,發展趨勢都是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的道理。術業有專攻,社會效率才更高、成本才最低。
下延產業鏈的更大風險還在于資金鏈。設備制造和電站運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某種意義上講,制造業是靠賣設備做短線、賺快錢;而作為基礎設施的發電廠是在大資金、大投入基礎上做長線、賺慢錢。設備制造業要過得好,關鍵是資金周轉速度。即靠快速賣了設備拿回錢擴大再生產。一旦資金被占壓,出現資金鏈斷裂,企業就危險了。而自己建設電站的風險在于,這一模式是自己的錢從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并沒有真正周轉起來。因此資金的回籠速度會降低。
當然,建設的電站若是能賣掉,那還只是資金回籠周期延長了一個電站建設周期的問題。如果賣不掉而不得不自己變成電站運營商,那么資金回籠周期可能一下子要延長到十幾年,這對于目前資金并不寬裕,主要靠向銀行借貸維持再生產的制造業會是致命的。因為,你的資金由于變成了“體內循環”,要靠每年收電費回籠,用句股市的話那就是“炒股炒成了股東”,你資金被套牢了。
制造企業下延產業鏈或許作為個別示范性項目尚可一試,但若以此來消化過剩的產能,恐怕就不僅是緣木求魚,搞不好會是飲鴆止渴,讓企業陷入更大的困境。
新能源設備制造企業要想走出“冬天”,力量還是要使在提升核心技術、降低制造成本和努力開拓市場上。一句話,只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在專業化社會分工中參與大循環,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