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國家能源戰略重心的西移,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隴東煤炭基地等一系列煤化工基地相繼在寧夏、陜西、甘肅、內蒙古等地上馬,并且成為帶動西部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
與煤炭資源豐富的先天優勢相比,這些西部省份在生態環境方面卻有著先天的劣勢: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而煤化工產業卻屬于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的產業,在實際發展中也帶來了不少環境問題。
西部地區在煤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如何引導西部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近日,記者對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神華煤制油項目(即煤直接液化)進行了實地采訪,以期通過審視煤制油產業發展狀況,來為這些問題找出答案。
煤制油發展前景如何?
發展煤制油產業,有助于解決石油資源短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在國際油價不低于80美元/桶情況下,發展煤制油有一定競爭力。
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秀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目前的資源總體情況是“富煤、貧油、缺氣”。近幾年來,我國的原油產量一直徘徊在1.6億噸左右,遠遠滿足不了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造成了對進口原油的過度依賴。“2012年,我國原油進口量已達到2.71億噸,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6.9%,已對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構成了威脅。”
吳秀章說,煤炭是中國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主要可依賴的能源,原煤價格低是主要優勢。在這種背景下,煤制油是發揮我國煤炭資源優勢、解決我國石油資源短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一條重要途徑。
“經我們初步測算,煤制油單位產能的投資是0.8萬元/噸~1.3萬元/噸,每3.5噸左右的煤可生產1噸油品,消耗原煤占產品成本的25%。我認為,在目前國際油價不低于80美元/桶的情況下,發展煤制油是有一定競爭力的。”
吳秀章介紹說,“十一五”期間是我國煤制油產業化示范階段,“十二五”期間就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我預測,如果2020年我國煤化工產業能達到5000萬噸油品的產量,那就可以替代進口石油的20%,而且生產成本是可以跟進口石油競爭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隨著國家能源戰略重心的西移,寧夏、內蒙古、陜西、甘肅等西部省份相繼上馬了一系列煤化工產業基地,并且成為帶動西部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
在相繼建設的煤化工產業基地中,內蒙古自治區的煤化工項目走在了前列。尤其是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作為我國面向未來的能源創新型技術的代表,成為目前全世界第一個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
記者了解到,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已投入運行的是一期工程的先期工程(第一條生產線),生產能力為108萬噸/年。2008年12月30日,先期工程正式開始運營。
發展煤化工要注意什么?
煤化工項目應布局于水資源相對豐富、排水條件較好的區域。要合理配置煤化工工業用水的可用份額,應根據水資源量合理確定項目規模
在西部地區布局煤化工項目,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位長期關注西部煤化工項目生態環境問題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西部地區應著力引導煤化工項目布局于水資源相對豐富、排水條件較好的區域。對列入國家定點的煤化工項目需深入開展廠址比選,盡可能選擇有環境容量的區域。無廢水納污條件的區域應劃為煤化工限制發展區,嚴格項目準入。
“國家重大能源戰略項目如果選址于環境限制發展區,應從國家能源戰略布局、技術裝置工業化水平、水資源配置、環保治理等方面明確準入要求。”這位專家說。
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西部地區“煤”、“水”呈逆向分布,也就是西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水資源相對匱乏。這一自然條件成為西部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因此,盡管煤制油的技術探索已經初具成效,但真正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因素是如何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煤液化項目一定要“量水而行”,綜合各地資源狀況科學規劃,合理分布項目,不能影響當地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也表示,水資源是西部生態環境穩定的重要保障,大型煤化工能源基地建設要合理配置煤化工工業用水的可用份額,應根據水資源量合理確定項目規模。
煤制油一定會導致高污染?
煤制油技術本身屬于潔凈煤技術。如果企業加大環保投入,采用新技術來處理污水,是可以將污染減到最低限度的
一說到煤制油,許多人第一印象認為會帶來嚴重污染。對于這種看法,吳秀章說,這里面有認識上的誤區。
吳秀章向記者介紹道,煤制油技術本身屬于潔凈煤技術。跟普通發電廠相比,生產300萬噸油品,一年可以少排放30萬噸二氧化硫。
“我們和美國陶氏化學公司、南非沙索公司等都是合作伙伴,項目規劃非常細致,而且是沒生產先種樹,就是為了把污染減到最低限度。”吳秀章說。
據介紹,神華煤直接液化工程自首次投產以來,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和設備國產化攻關,解決了制約裝置穩定高效運行的多個難題。截至今年5月底,生產油品已超過256萬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