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對我國光伏組件商進行雙反后,晶硅電池組件商的海外市場幾乎關閉。在這個光伏的“寒冬”,薄膜太陽能電池卻絕處逢生,其在核心技術環節上的最新突破也為這個寒冬帶來一絲春意。
12月初,漢能控股集團在并購德國Q-CELLS公司旗下薄膜電池制造商Solibro后,實現薄膜太陽能14.7%的量產轉化率基礎上,同時實現了薄膜太陽能組件年產能達到3GW的目標,成為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商(EPC)。“目前漢能已經在廣東河源、四川雙流、海南海口等地投資建設薄膜太陽能研發制造基地,并在中國青海、新疆,意大利、俄羅斯等地建設地面電站及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告訴記者。但雖然分布式太陽能建筑成為“十二五”規劃目標,目前薄膜太陽能的推廣也同樣受困并網難。
轉化率大幅提高 逆勢布局
漢能花重金并購了德國Q-CELLS公司旗下薄膜電池制造商Solibro,目前其實驗室轉換效率達到17.4%,預計2014年底,其市場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5%~17%。
以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為例,其大規模生產的碲化鎘薄膜電池的轉換效率為12%,和晶硅16%的轉化率還是有差距的。
“很多人認為薄膜的轉換率一定低于晶硅,但那是3~5年以前的事情。現在薄膜轉換率不僅不會低于晶硅,甚至會超過晶硅。”李河君說。
李河君介紹,薄膜電池10%的轉換率實際上相當于晶硅電池17%~18%的轉換率,“因為薄膜電池對光照角度要求不高,即便是陰天也可以發電,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薄膜電池的競爭力將大大提高。”
今年6月,漢能花重金并購了德國Q-CELLS公司旗下薄膜電池制造商Solibro,目前其實驗室轉換效率達到17.4%,預計2014年底,其市場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5%~17%。“未來3~5年的時間,薄膜太陽能將得到充分釋放。”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只有天威、漢能、新奧等為數不多的公司生產薄膜光伏產品,2011年8月,保定天威公司產能為75MW的項目投產。
“歐美雙反給薄膜創造了機會,歐洲市場約有4000~5000MW的光伏發電市場。就目前的市場價格,多晶硅電池幾乎會就此退出歐洲市場,薄膜未來的市場將充分釋放。一旦其轉化率問題得到解決,薄膜太陽能將得到空前的發展。”保定天威集團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躍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
不過,在李河君看來,要抓住雙反創造的機會需要更前瞻、更大膽的行動。“漢能是不賣組件的,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水力發電商,漢能將自己定位為系統集成商。漢能可以依靠自己成熟的電站經驗,通過EPC運營模式,我們做的最終產品是薄膜太陽能發電站。”
李河君告訴記者,目前漢能在薄膜太陽能總投資已經達到270億元人民幣。漢能在廣東河源、四川雙流、海南海口、山東禹城、浙江長興、江蘇武進等地都已投資建立了薄膜太陽能研發制造基地,實現了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整合。
“我們自有資金占大部分,還包括銀行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是三方面的資金來源,未來電站由于有穩定的可預測的現金流,更容易得到銀行的融資。”李河君告訴記者,目前漢能的融資難題主要集中在中游基地建設,因為銀行將基地建設等同于產能擴張,而銀行更愿意給電站貸款。
并網依舊是最大障礙
要保證收益,最關鍵的自然是項目建成之后的正常入網,以及正常運轉。這應該是一直以來困擾國內包括光伏、薄膜、風電等新能源終端市場大規模開啟的關鍵因素。
據悉,目前薄膜電池技術主要分為硅基薄膜、CIGS(銅銦鎵硒薄膜)、碲化鎘三大流派。由于薄膜太陽能質輕、可卷曲等特點,可同時作為能源部件和結構部件使用,使薄膜技術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其可以與建筑物的一體化從而實現建筑整合式太陽能應用。
從國外應用經驗上看,分布式發電是光伏發電應用的主要形式,歐洲光伏工業協會統計,多數歐洲國家的發電建筑一體化運用比重超過了80%,美國這一比例也達到67%。
但與傳統的集中供電方式相反,建筑一體化為離網式,以分布式發電為主。換言之,就是將太陽能薄膜電池板與建筑物屋頂及外立面相結合,使建筑成為一座小型發電站,實現自發自用,多余上網,可減少電能傳輸損失,減少電站占地面積。
今年9月出臺的國家太陽能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將分布式太陽能建筑作為發展目標,明確提出要“培育以小型光伏系統、離網應用系統、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應用系統等為主的多樣化市場。”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家庭通過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來實現自給自足,甚至向電網供應電能,當前以消耗石化能源為主的傳統能源格局才能發生根本性改變。
但是目前薄膜太陽能也同樣受困并網難。在歐洲國家,企業或家庭的太陽能建筑實現發電運轉后,用不了的電可以并入電網,賣給國家,不夠用的時候,再從電網里買電。但在國內要實現并網首先需要電網企業批準。漢能北京辦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至今漢能北京總部的太陽能建筑還未能批準入網。有專家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個是介入的電網如何參與進來,目前沒有合適的模式,所以導致了電網在批復并網上沒有積極性;另一個是批復環節和程序復雜,同時執行中存在部門利益沖突。
“要保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