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組合機床的數控化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應指出,進入90年代以來,汽車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產品市場壽命進一步縮短,新車型的開發周期日益縮短(目前一般為35個月),汽車品種不斷增多,因而汽車工業對柔性自動化技術裝備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本世紀末的目標是公司下屬工廠的柔性化加工系統的普及率達到100%。很顯然,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在保持其高生產效率的條件下,進一步提高其柔性就愈來愈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傳統的組合機床及組合機床自動線主要采用機、電、氣、液壓控制,它的加工對象主要是生產批量比較大的大中型箱體類和軸類零件(近年研制的組合機床加工連桿、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額),完成鉆孔、擴孔、鉸孔,加工各種螺紋、鏜孔、車端面和凸臺,在孔內鏜各種外形槽,以及銑削平面和成形面等。
最早的組合機床是1911年在美國制成的,用于加工汽車零件。初期,各機床制造廠都有各自的通用部件標準。為了提高不同制造廠的通用部件的互換性,便于用戶使用和維修,195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與美國機床制造廠協商,確定了組合機床通用部件標準化的原則,即嚴格規定各部件間的聯系尺寸,但對部件結構未作規定。
在我國,組合機床發展已有28年的歷史,其科研和生產都具有相當的基礎,應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業。是當前機械制造業實現產品更新,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和高速發展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
組合機床未來的發展將更多的采用調速電動機和滾珠絲杠等傳動,以簡化結構、縮短生產節拍;采用數字控制系統和主軸箱、夾具自動更換系統,以提高工藝可調性;以及納入柔性制造系統等。總之,國內的組合機床產品將向柔性化、高速化、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