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的爸爸、祖父、曾祖父:核三(1984年商轉)、核二(1981年商轉)、核一(1978年商轉),如果以一般核電廠40年的壽命來算,他們都是八十歲左右的耆老,也是國民黨一黨獨大時代遺留下來的老東西。政黨輪替后,視核能為寇仇的民進黨,兩眼緊盯著正在興建的核四廠不依不饒,卻對核電三個老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這老三廠才得以在兩黨夾縫中存活,繼續老驥伏櫪,提供了臺灣五分之一的電源,對三十年來的電價、物價穩定與急速工業發展所需,默默做出他們卓越的貢獻。
而這個新核四發電廠,雖然按照比前三個老廠更先進、更嚴格、更耐震、更安全的規格去打造,也經過島內外專家們用科學方法進行多年的評估與論證,都認為安全無虞,卻有某些不學無術的名嘴、命理師鐵口直斷,說他命中帶衰,非得趁他還沒出世前把它給做掉了,否則長大后一定會克死一大票人。有些崇日派則認為,日本這么進步偉大的國家,福島核電廠都經不起地震考驗,落后日本一大截的臺灣,土洋拼湊出來的核四電廠,哪經得起一點折騰?
諷刺的是,一向被崇日派人士認為遠比臺灣更科學、更先進、更一絲不茍、更謹慎小心的日本,明知道自己國土就位在亞洲最嚴重的斷層帶上,卻早在1963年建造了第一座核電廠,比臺灣核電一廠早了15年。日本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訖今五十年總共建造了57個核電電廠,平均每一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1.5座核電廠,6—9個反應堆(平均一個核電廠有4到6個反應堆)。如果按照反核人士的邏輯,整個日本不就坐落在核子反應堆上,隨時有可能因為地震而被核爆炸得亡國滅種,不是嗎?如果因為擔心地震或人為錯誤就要徹底廢核,日本難道不該比臺灣還更要緊張一萬倍?日本人是否更得拼著老命立刻廢掉所有的核電廠?
核能是一門科學,駕馭得好,可以造福人類,駕馭不了,就有可能被反噬。這就跟飛機一樣,飛機制造得好、航道管理得好,開飛機技術好,保養維修得好,就以給人類帶來無限便利;如果飛機制造不佳、航道管理不善、飛行員訓練不足、飛航技術不好、保養維修又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嚴重飛航事故甚至造成大批人員死傷。但是如果因為擔心飛航不安全,有可能造成大批人員傷亡,就不準飛機飛上天,是不是有點矯枉過正?有些反核人士拿出過去核電廠的內部維修記錄來證明核電廠不安全,不就正像拿出每部飛機的維修記錄來證明這部飛機不安全?請問,那部飛機不需要定期維修不需要換零件?
遺憾的是,核能與核安在臺灣,已經不再是一門科學,它已經被政治人物操作成了一個政治議題、民粹之爭。也就是說,核能安全已經被當成了宗教信仰,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挺核與反核兩派之間,已經沒有共識、互信或交集,除了互相攻擊、互噴口水,互相潑糞之外,即令找了島內外一流專家來評估,都無法讓另一方信服。一旦科學之爭被政客操作成政治議題、民粹之爭,就再也無法理性溝通。朝野之間,除了政治算計、“國會”攻防、選票計算之外,人民的福祉,似乎已經不再是政黨與政客最關心的事。
這就跟去年美國牛肉進口事件一樣,即令有關單位拿出科學證據、外國檢測標準,都無法讓在野黨與支持者信服。執政黨提出一個通行的微量檢標準作為把關依據,在野黨卻堅持一定要“零檢出”,否則是不依不饒。又是公投、又是游行,再加夜宿“立法院”五天四夜,完全是意氣用事對著干,那里還有理性的討論?最后呢?聯合國的標準一出,在野黨立刻棄甲卸兵、沒有了聲音,讓支持者覺得被民進黨狠狠耍弄了一番。這次的反核、挺核之爭,不也是一樣?執政黨用核安評鑒結果作為能否商轉的依據,在野黨則要求立即停建“零商轉”作為反制,沒得商量,并準備采用游行、抗爭、罷免等焦土抗爭的老戲碼,讓臺灣繼續虛耗在無止境的內斗上。
臺灣追加核電400億預算惹爭議
臺灣行政院要求臺電將提出的核四追加預算為最后一次,而傳出將于6月才能完成估算工程預算,并約在300、400億元左右。對此臺灣太陽能業者表示,在此金額數據上早已可蓋好幾座太陽能電站了!
為使太陽能產業打開出海口,行政院去年8月釋出計劃國發基金100億元協助業者爭取或承接海外電廠標案。此金額僅為核四預算的三分之一,且業內人士估基于臺灣電池產能規模達6GW以上,100億元估僅能承接100MW標案,且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更指出,平均分擔來承接小電廠案件對于整體產業象征意義仍大于實質意義。
名列全球前十大的太陽能電池業者主攻海外市場對于上述政策抱持正面態度,但若就公司根基臺灣而言,核四追加400億預算光是對照著國碩臺南學甲太陽能電站造價約在8000萬元左右并有銀行融資,核四所追加的預算早就可以蓋好幾座月產萬度電規模且干凈安全的太陽能電站了!
新閣揆江宜樺上任后釋出臺灣的能源政策義無反顧的走向,除了再度點出了去年陳揆任內的能源政策與價格調漲的勢在必行是眾人心里有數也將建立溝通核能與核安的黨政溝通平臺,對于核四正式商轉時間并未拍板。但已要求臺電將提出的核四追加預算為最后一次,以后不得再追加。
臺灣民眾上演快閃行動反對核電建設
據臺灣媒體報道,從提案到興建,走了33年的核四,如今已到存廢關頭。馬當局宣布啟動核四“公投”,“行政院長”江宜樺更以下臺與停建對賭。
日本福島核災即將滿兩年,引爆全民對核安的疑慮;在藍綠之外,名人紛紛搭上反核列車,3月9日的廢核游行吸納過去不曾有的公民力量。此波反核將有何種局面?
今年1月18日,反核電團體在“經濟部”大門前示威,訴求核四立即停建;但就在這場示威的前兩日,200名苗栗縣民組成的“反風車自救會”,也夜宿“能源局”,抗議風力發電帶來噪音,要求撤銷廠商在當地開發風電的許可。
近幾年,在“經濟部”前抗議核電、抗議風力發電的團體從沒消失過。當局遲未能解決核四存廢問題,卻也沒能放開大步推動風力發電等替代核電的能源,“電從哪里來?”臺灣缺電、漲電價的實際恐慌,從沒解決過。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