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煤炭進口量高達2.9億噸之后,今年一季度,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了大幅增長。海關總署近日發布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煤炭產品進口增長30.1%,達8000萬噸。
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受大秦線檢修,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615元,上漲5元,但環渤海動力煤再次下跌1元至615元的新低。
在電企、鋼企對煤炭需求量持續萎靡不振的情況下,國產煤價格持續走低,進口煤大幅增長對國內上市煤企的沖擊可謂是“雪上加霜”。
中電聯鼓勵采購進口煤
據了解,目前進口煤主要是印尼煤和澳洲煤,其中印尼煤比國產煤價格大約便宜40元-50元/噸,澳洲煤大約便宜20元-30元/噸。煤炭作為重要的資源性產品,鼓勵進口是國家做出的戰略選擇,2008年,中國取消了煤炭的進口關稅,目前僅收取增值稅和港口費用。
作為電企代表,中電聯仍然非常鼓勵電企使用低價進口煤,其在2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應該“利用好國際市場煤炭相對寬松的環境,進一步擴大煤炭進口,滿足東部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平抑國內電煤市場價格”。據了解,在中電聯的要求下,目前60%以上的電廠開始采購進口電煤。
業內人士稱,進口煤對東南沿海沖擊相對較大,除了東南沿海地區,東北及山東、河北沿海地區均大量進口煤炭,這使得北方港口的煤炭實際交易價格長期處于低位。
超八成上市煤企業績下滑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4日,根據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煤炭開采與加工行業已披露年報的3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7家實現了業績正增長,剩余29家均出現凈利下滑或虧損,業績下滑的上市煤企超過八成。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稱,煤炭公司年報和一季報普遍較差,2012年平均凈利潤同比下跌30%左右,一季報同比下跌50%左右,且由于近期煤價超預期下跌且未來并不很樂觀,2013年業績仍在下調中。
同時,根據中信證券對主要上市公司所在地區各類煤種價格變化情況的整理,各區域今年第一季度煤炭均價同比普遍下跌15%至25%。
中銀國際研究稱,截至4月19日,六大電廠庫存天數環比持平為25天,日耗量持平。盡管港口庫存下降較多,但下游庫存仍較高。沿海煤炭貨運指數繼續下行,總體需求表現依舊低迷。全國產地煤價延續前期跌勢,動力煤、無煙煤、噴吹煤平均跌幅并未縮小,焦煤跌幅有所縮小,焦炭跌幅有所縮小,跌幅的延續與近期煤炭產量增長有關,山西地方煤礦日產量近兩周增28%。
需求萎縮放大進口煤影響
秦皇島海運煤炭市場副總經理李學剛向記者稱,對于國內煤企來講,不同煤企的生產成本也不同,國內煤企有的還有壓縮空間,有的則比較費勁。“至于2.9億噸進口煤,對中國煤企的沖擊肯定有,因為多了一塊資源;但沖擊有多大具體不好說,因為本身需求量的萎縮放大了進口煤沖擊的影響,如果從需求上來講,沖擊不一定那么明顯。”
中電聯研究與統計信息部副主任劉向東近日表示,2013年新增電煤需求量將低于1億噸原煤,今后三年新增電煤需求總量最多不超過3億噸原煤,電煤需求年平均增速將從11%降至5%以下。
關于煤炭定價形成機制問題,有媒體報道稱,每周環渤海動力煤價公布后,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都要在此基礎上降低10元/噸進行銷售。而到了下一周,環渤海煤價生成時,在很大程度上要參考神華煤價格的走勢,神華煤價格下調后,環渤海煤價也會適度下調。神華煤價格的漲跌也要根據環渤海煤價的變化,進行調整。在煤炭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環渤海煤價和神華煤價會爭先恐后的輪換下調,造成煤價連續下降、持續低位。而對于小型煤炭經銷企業而言,降低煤炭價格是為了保住用戶,增加銷售量。
上市煤企加強成本控制
多份年報顯示,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各大煤炭公司都加強了成本控制。其中,中煤能源煤炭生產成本同比下降10.9%,而材料、人工、維修支出均同比減少,煤炭毛利率反由37.3%上升至40.5%。
據了解,神華集團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煤炭企業,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該集團希望今年能將其旗下成員單位的總體成本降低5%。
中國神華的商品煤產量也開始顯示出一定下降。4月18日公告稱,3月份,該公司煤炭銷量為4360萬噸,同比增加3.3%;商品煤產量為2710萬噸,同比下降1.8%。
有業內人士稱,在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環境下,限產保價可能成為國內煤企能做的唯一的有效選擇。
兗州煤業相關人士稱,由于國內外市場環境過于低迷,煤炭價格不斷下跌,按照集團統一要求,兗州煤業將下調員工工資,以降低成本保證利潤水平。
兗州煤業2012年年報顯示,全年量增價跌,成本剛性增長。2012年兗州煤業實現營業收入596.7億元,同比增長19.83%,但利潤大幅下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5.2億元,同比下降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