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歐盟貿易委員會一位人士的一紙訴求,讓去年以來纏繞在中國光伏企業頭頂的“雙反”魔咒再度發作。訴求中,該人士提出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約40%的臨時性關稅。此舉讓此前曾被認為有望和平解決的“雙反”爭端再度蒙上一層冰霜。
自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啟動以來,部分行業專家對歐盟“雙反”走向緩和抱有諸多幻想,相比之下,中國光伏企業則理性許多。去年下半年開始,龍頭企業紛紛開始調整策略,分散市場,降低對歐盟市場的過度依賴,到目前這一策略已取得初步成效。
“雙反”一波三折
去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宣布針對原產于中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正式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此舉一出,讓中國光伏業界上上下下驚呼,這意味著每年逾200億歐元的對歐光伏產品出口額將蒙受損失,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自“雙反”啟動以來,國內眾多企業抱團組織了龐大的海外律師團隊參與應訴,以期望“雙反”調查結果能更趨于理性。“雙反”調查事件發酵至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看到希望曙光。就在數日之前,英國太陽能貿易協會一位光伏專家表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的“雙反”調查在6月份之前可以和平解決。
但這一次“臨時性關稅”的提出,給中國光伏業界當頭一棒。一位長期關注國際貿易糾紛的律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果40%臨時性關稅一旦成行,可能會導致一些中國生產商需繳納將近60%的關稅,這無疑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在歐盟市場將徹底喪失競爭優勢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此舉也有可能使歐盟光伏產業陷入就業和產業萎縮危機,歐盟委員會仍需慎重抉擇。”該律師說。
降低對歐依賴
相比于專家們對歐盟“雙反”所持有的“和平解決”幻想,國內光伏企業面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還是相對理性許多。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一線制造業廠商已紛紛開始調整策略,在全球各地分散市場,以減少對歐盟市場的過度依賴,“雙反”之前,中國對歐出口光伏產品一度占據總出口額的90%以上。
根據光伏市場研究機構Solarzoom行情中心觀察到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在歐盟“雙反”懸而未決的情況下,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市場需求出現明顯回升,中國主要組件企業的出口市場呈逐漸分散和全球化態勢,市場多元化將有效規避歐盟“雙反”將帶來的負面影響。
無錫尚德非歐市場的占比已高達90%,今年第一季度尚德的海外市場集中在日本和南非 ,中東市場份額未來也可能不斷攀升。一季度,英利在美國 、印度和日本市場也有較大的出貨量。業內分析稱,英利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以及國內市場的開拓優勢,將有效緩解歐盟“雙反”帶來的影響。阿特斯也是將市場分散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今年一季度,阿特斯在歐洲、美國、印度、日本和其他海外市場的表現可謂平分秋色,各占其20%左右的出口份額。
但也有廠商擺脫歐盟市場依賴可能并不容易。天合光能歷來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占其總出貨的60%以上,因此,其受歐洲雙反的影響較大。
據光伏市場研究機構NPD Solarbuzz預計,2013年亞太地區光伏市場需求有望增長至13.5GW,比2012年增長50%。隨著“雙反”帶來的歐盟市場的迅速萎縮,未來新興市場將成為國內光伏廠商展開“廝殺”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