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經過一年多對一個頁巖氣井的“大量”跟蹤之后,美國能源部給出了令人“驚喜”的結果,那就是此前因使用大量化學制劑而遭受公眾質疑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但同時也是頁巖油氣開采的重要技術的水力壓裂法,不僅對環境毫無危害,而且開采的安全程度還高于常規天然氣開采。
美國能源部表示,在對賓州西部的一處鉆井進行密切監測之后,目前并未發現水力壓裂中使用的化學品會進入地下蓄水層;相反,由于液體滲入了蓄水層以下數千米的地層里,反而有效避免了常規油氣開采中難以處理的地表廢水和積液污染,降低了可能出現的環境破壞。
由于這一結果與目前的公眾常識有較大偏差,因而能源部也表示,這只是初步結果,后期還會有更深入的研究。但其又表示,從理論上來看,頁巖氣由于礦藏特征,鉆井深度一般在上千米,遠低于最深飲用水地下的蓄水層,因而不會對水資源形成污染。
這次結果由于是能源部第一次對水力壓裂對環境問題可能造成影響質疑的公開表態,因而也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對此結果表示歡迎的當屬頁巖氣開采公司,美國主要頁巖氣開采地區Marcellus的頁巖氣聯盟就相當滿意,并稱將積極推廣這一研究結果,以緩解目前頁巖氣開采面對的環保和輿論壓力。在歐洲,英國和德國等主要消費國的油氣協會也紛紛要求本國能源部門盡快開展調查并給予開采支持。
不過,對于一項發展不過10年的新技術,僅通過做短時間和少樣本的檢測就給出安全的結論,這一做法顯然不足以服眾,環保團體紛紛指責能源部的結論過于草率。美國環保基金(EPF)表示,能源部的說法非常“有趣”,因為本來也沒幾個人認為日常開采會引發水資源污染——倘若如此,在目前美國的環保體系之下,水力壓裂早已被叫停,不會等到今天能源部的“辟謠”;公眾質疑的是可能出現的重大突發事件,這才是水力壓裂最大的風險,然而能源部卻避重就輕,拒絕對可能的風險進行評估,因而很難令人信服。
事實上,在海洋原油的開采中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在經歷了1969和1989年兩次重大近海漏油事件之后,美國一度通過了近海原油開采的禁令。但在能源獨立的驅使之下,奧巴馬在2010年3月解除了這一禁令,是時其論調與頁巖氣無害論也并無太多差異,同樣是稱海洋原油開采安全可控,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是深海原油,由于開采遠離大陸架,對海洋污染的程度更低。然而就在其發表言論之后不到一個月,美國就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2010年4月21日,BP公司“深水地平線”平臺發生爆炸,隨后發生了嚴重的原油泄漏。單日泄漏量就已經超過了1989年號稱“史上最嚴重環境災難”的埃克森公司瓦爾迪茲號油輪泄漏。事故使墨西哥灣沿線近千里海岸線受到嚴重污染,生態環境遭受重創,最終造成損失接近3000億美元,BP因為近400億美元的巨額罰單元氣大傷,這也迫使奧巴馬在解除禁令之后僅一個月又重新停止近海原油開采。
因此,能源部的研究結果并不令人信服,除了其采樣周期短和樣本數量少,且存在“示范氣井”的嫌疑之外,還未考慮到水力壓裂一旦出現油井斷裂或其他可能的事故之后,對環境資源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壞。對此,美國能源部也坦誠并不知曉被檢測的鉆井,其運營公司有沒有在開采中“特別注意”操作安全。不過在對過去幾年案例的研究中,確實存在較多中小型鉆井出現泄漏并污染了飲用水的事件。
監管層向頁巖氣開采亮綠燈
事實上,雖然美國能源部早在年初就曾經表示將會加強對頁巖油氣開采的監管,并在“可控”范圍之下推進非常規能源的開采,然而隨著朱棣文的離職,目前能源部的作為更多集中于為非常規能源開采鋪路,監管方面的責任卻逐步推卸,政治目的較為明顯。
美國頁巖氣的開采集中于2009—2011年,但對于水力壓裂可能造成地質和環境災害的深入研究相對較為滯后。今年的3月26日,首份關于水力壓裂與地質災害的權威報告——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項目公布之后,才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報告稱奧克拉荷馬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由水力壓裂作業引起的,在2009年之前,該州有記錄的地震僅50次,但頁巖氣大規模開發之后,僅2010年就出現了1047次。
從直觀上來看,水力壓裂與地質災害的關系非常明顯,但在這一研究課題公開后,美國政府卻并不買賬,該州環保部門仍堅持稱地震是由自然原因產生的,與油氣開采無關。隨后環保署和能源部也紛紛表示支持,新任能源部長厄內斯特·莫尼茲則稱目前的研究都是基于不成熟的體系和不完善的數據,不足以成為水力壓裂法影響地質環境的依據。
隨后在4月8日,加州地方法院判決美國地質管理局在未能“有效監測”水力壓裂危害前,將位于蒙特利巖區約2700英畝土地售于石油公司為違法行為,成為美國法院首例明確稱水力壓裂具有引發地質災害顯著可能性的案件。但這一案件的結論并未被推廣,反而是美國內政部表示將推出更多聯邦公共土地用于開發油氣資源。
在7月19日的表態中,能源部對于水力壓裂與地質災害的關系問題也有所表態,稱目前將致力于研究可能的地質災害影響以及相應的應對,但并不認可其與水力壓裂之間必然存在關聯,需要經過更長周期的持續跟蹤和研究才能有定論。
就在美國政商學三界廣泛討論水力壓裂與環境問題的同時,美國政府卻在悄然加快開放天然氣出口的準備。4月29日,奧巴馬在經合論壇上表示將進一步加大能源出口,到2020年,美國將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并表示將會加快支持LNG出口,其表態適逢美國能源部審核至少19個新增LNG出口終端的申請期間。隨后在6月份,美國能源部也表示將加快對LNG出口項目的審批速度。若現提交的19個終端申請均獲批,每天將出口超過25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超過目前美國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1/3。
天然氣出口對美國而言,不啻為拉動能源乃至整體經濟快速發展并提升外交和政治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從年初至今,奧巴馬對于天然氣出口的每一次表態,背后都有美國政府加大對水力壓裂和頁巖資源開采支持的聲音。可見對于水力壓裂的討論,經濟和學術目的并非首要,更重要的是政治目標。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光伏新政帶給國內市場的“喜”與“憂”
- 上一篇:提升緊固件產品競爭力 走高端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