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價格暴跌影響,國內多數多晶硅企業慘淡經營,其中部分企業已經被迫選擇停產或半停產。
昨日(10月9日),中國有色協會硅業分會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想靠技改扭轉行業困局的希望不太大,“因為多晶硅行業發展還要看下游終端需求,其他方面可能會對企業經營有良性影響,但不是主導的。”
產能過剩 價格驟降
10月9日,記者從中國有色協會硅業分會了解到,多晶硅的噸價最近跌至13萬到15萬元,而在今年年初,國內多晶硅的報價還能維持在每噸21萬至23萬元左右。“從去年3月開始,多晶硅價格一直往下走,到目前基本算是要跌到谷底了。”該分會人士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目前多晶硅價格雖有企穩回升跡象,卻未完全形成“筑底”狀態。根據NPD Solarbuzz 第三季度多晶硅及硅片供應鏈季度報告,今年光伏用多晶硅的平均價格預計將比2011年下降52%。
對于這一價格預判,上述分會人士也證實稱,雖然每家機構對價格統計不一樣,具體數據可能存在出入,但“今年比去年價格下降一半還是有的”。
多晶硅價格“跌跌不休”背后,是行業供應過剩,以及下游終端市場的需求受挫。
“盡管很多領先的多晶硅生產商已經在虧本經營,預計全球多晶硅總產能在2012年和2013年仍將分別增長22%和18%。” NPD Solarbuzz報告顯示,除非終端市場的需求遠超預計需求,57家二三線多晶硅廠商中有很多家將在未來18個月內退出市場。
上述硅業分會人士表示,在國內,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在過去提的比較多,按照目前看,產量雖然不過剩,但產能肯定是過剩的。根據硅業分會的統計,即便眾多企業停產,上半年多晶硅供應仍過剩6000噸。
根據記者采訪了解到,我國對美國、韓國、德國多晶硅進口依賴較重,也給國內多晶硅企業造成嚴重沖擊。“在光伏電站未快速上馬、國內多晶硅市場未打開前,多晶硅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稱。
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價格下跌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國內多數多晶硅企業慘淡經營,部分已經被迫選擇停產或半停產。
上述硅業分會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眼下,國內的多晶硅企業已經進入非常困難的階段。“現在國內企業的開工率很低,大概不到20%。”
根據協會統計,國內已經投產的多晶硅企業有43家,加上其他一些小散企業,總計在六七十家。如今,面對當下殘酷的市場環境,這些企業的未來生存境遇又將如何?
“這些企業中,會有相當的一部分企業會被淘汰,這個是肯定的,能夠留下的也就少數幾家實力企業。”按照上述協會人士的說法,雖然部分企業具體何時退出市場不太好講,但會有絕大部分企業被淘汰。
據悉,即便是企業未完全停產,想要復工的成本也會極高。“多晶硅生產線停產1年以上,再次復工的成本極高,管道的密封性、產品的穩定性等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檢驗,鬧不好多晶硅生產線就要被廢掉。”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實際上,為改變多晶硅行業的現狀,包括工信部、財政部等國家多個部委曾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扶持龍頭企業的力度,并推動光伏產業鏈多晶硅的并購整合。
但在沈宏文看來,國內多晶硅企業目前尚未尋找到脫困的良策,即便政府扶持巨頭企業,批量中小企業破產或在所難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漏洞百出,產品價格暴跌、營收狀況不佳、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過半多晶硅企業徘徊在破產邊緣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