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有14家有執照的電力配送網絡提供商和4家獨立網絡運營商,負責“物流”的電力配送商則是“壟斷”的,每個區域只有一家配送商,配電網絡的傳輸費約占最終電價的兩成,由消費者最終負擔。而政府的責任,就是監控這些配送商,既要讓他們有錢可賺,又不會對電力供應商漫天要價。
在英國,搬進新家總會收到一堆“歡迎信件”,其中必然有兩三封是來自于水電氣等能源公司的。除了向你表達喬遷之喜之外,這些公司還等著吸納你成為他們的新客戶。
此時,你可以選擇繼續成為這家供電公司的客戶,也可以拒絕。之后,只要你對這家公司電價或服務有一點不滿,都可以立即投奔另一家供電公司。
在這里,電力和天然氣都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所以,雖然能源價格上漲短期看來勢不可擋,但由于輸配分離和供電公司的充分競爭,當一些供電公司考慮要上調電價時,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假設漲價漲過了,顧客會不會迅速跑光。
20多年前,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醞釀已久的私有化方案逐一執行:從北海石油、港口、機場、電訊、煤氣到宇航、鋼鐵、煤炭和供水。最后則是規模最大的電力工業。
英國當年大膽嘗試幾乎成為全球諸多國家電力改革的參考案本。通過私有化和引入競爭機制,英國當年首先甩掉的就是電力工業使用國內高價煤的包袱。企業開始充分利用廉價天然氣;燃煤電廠利用國外進出口的低價煤炭。這使得能效的提升,從而大大降低了發電成本。
同時,通過私有化和引入競爭機制,電力企業的職工人數的減少幅度從2/3到3/4不等。
作為調控電價的“看得見的手”,首先是英國的能源部,也就是“能源和氣候變化部”。因為英國將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看成自身競爭力之一;此外的獨立監管方則是“天然氣和電力辦公室”,主要任務是為了保護包括企業和家庭在內的電力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