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隨著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對光伏行業的龍頭老大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的一聲令下,整個光伏行業再次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其實,整個光伏行業早從2011年開始就已經陷入低谷,多晶硅現貨價格從2011年年初的8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18美元/公斤左右,組件每瓦現貨價格由年初的1.7美元下降至目前0.7美元左右,行業整體毛利率不足10%.利潤空間大幅縮水,多數光伏企業陷入虧損。2012年,各主要光伏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為挽救光伏行業的命運,國家和地方政府給凍僵的光伏企業不斷輸送暖風,近日,國家發改委向部分政府機構、相關光伏發電企業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的意見稿,擬將1-1.15元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下調為0.75-1元。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這次《意見稿》所提出的補貼額度低于業內預期的0.4-0.6元/千瓦時,補貼相對較少對控制市場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還是有好處,補貼低一定程度上利于光伏產業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員王斯成在近日舉行的Solarcon中國國際太陽能技術展覽會上透露,光伏行業扶持新政即將出臺。其中最重要的電價補貼政策引人矚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白玫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對即將出臺的新“電價補貼”政策指出其中幾個亮點:第一,分區域分別制定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更為合理,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解決“棄光限電”的問題。第二,明確了補貼時限為20年,將有利破解光伏項目的融資問題,推動光伏電站的建設。目前,銀行在評估貸款抵押時,光伏項目的電力資產估值幾乎等于零,光伏項目不能獨立融資,需要全額的額外資產進行擔保。第三,盡管在0.75元/kWh、0.85 元/kWh、0.95 元/kWh、1 元/kWh 四類區域上網電價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光伏電站仍普遍具有投資吸引力,但預計在新的上網電價正式實施之前,仍會出現搶裝現象。第四,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這一政策將調動用電成本的工業用戶建立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積極性。
有數據顯示,我國80%以上太陽能電池產品用于出口,國外市場依存度過高,國內光伏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2012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額 233億美元,同比下降35%,出口數量同比下降8.1%,出口價格同比下降29.2%.中國目前多晶硅產能過剩率已高達90%以上,85%以上的企業都處在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因此王斯成稱,除電價補貼政策外,即將出臺的光伏新政還涉及包括免除多晶硅增值稅、提高出口退稅比例等財稅優惠政策。
“免除多晶硅增值稅、提高出口退稅比例等財稅優惠政策的出臺符合業內人士的預期,將對光伏產業尤其是多晶硅企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不過,這些政策有”馬后炮“之嫌,與歐美國家主動出擊的”雙反“政策相比,優惠措施來得稍有些晚,能否如期落實尚存疑慮。”
據王斯成介紹, 原有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并未取消,財政部正在制定新的“金太陽”示范政策,未來將不再進行初期投資補貼,而是對新的光伏應用模式進行補貼。
任浩寧對此解讀道:前期過度投資、盲目擴張是造成光伏行業當前產能過剩、結構失衡的重要因素,部分光伏巨頭“跑馬圈地”的行為屢見不鮮,初期投資補貼多數被不符合資質的企業“騙走”,給整個光伏行業健康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若將補貼重心轉移到光伏應用模式方面,前期所出現的騙補現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我國光伏產業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兩個:一是國內外的政策、經濟等多因素導致的需求不振,二是行業發展無序,產能過剩,競爭過度。”白玫表示。
那么,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頹勢?政府和企業各自應做好哪些工作?任浩寧分析指出:國內光伏行業的低迷與國內國際環境有密切關聯,然而地方政府、光伏巨頭的激進戰略是導致整個行業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的最核心要素。而短期內這種局面很難得到根本上緩解,地方政府唯有加速行業兼并重組步伐、制定更加嚴苛的準入條件方能為行業企穩回暖奠定良好基礎,而光伏企業除了限量減產、向下游擴張外別無其他實質性對策。
因此,“新政”還涉及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產業整合;推動光伏建設規劃與電網同步,保證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和專項基金統一管理,保證補貼到位;電網對光伏全面開放,解決并網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