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上幾十甚至幾百臺機器人“排排坐”,就能完成汽車焊裝等各種流程,每分鐘一輛車下線。這樣充滿未來感的畫面不是在科幻電影里,在省城合肥就能實現。由合肥工業大學參與及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主辦的2013汽車車身先進制造技術論壇近日在合肥閉幕,一汽、廣汽豐田、北汽福田、江淮汽車、西門子、庫卡等汽車制造及裝備巨頭齊聚合肥,研討車身制造技術。比起國外廠商,安徽產各種汽車裝備價格最多便宜50%,卻能造出堪比大牌廠商的車身及零部件,成了這屆論壇上最大的亮點。
機器人造車門精準高效
作為論壇內容一部分,在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一個車間里舉行的自動化工業展上,一條汽車門蓋自動化生產線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整條流水線不需要一個工人,全部由機器人操作完成,幾十臺巨大的機器人“協同作戰”,配合默契,很快就制造出一件汽車前蓋,場面相當壯觀。 “門的質量好不好,常常是消費者判斷車輛質量的第一感受”,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林巨廣告訴記者,門蓋的質量這些年越來越被汽車制造商重視,尤其是國產品牌,因此這樣一條流水線市場前景非常廣泛。
不僅僅能生產出門蓋,工業展的另一個會場設在江汽轎車乘用基地的車間里,高自動化率的焊裝車間分為門蓋線、發艙線、側圍線等多個部分,各線體內、線體間與179臺機器人結合,全過程沒有一個工人參與。在另外一個高節拍生產車間,同樣運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焊裝線,每分鐘就有1臺車下線。
安徽產設備國內一流
在工業展上展出的一條乘用車門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被認為是國內目前自動化水平最高的門蓋生產線,而這條生產線恰恰是合工大與江淮汽車合作創建企業安徽巨一的產品,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林巨廣告訴記者,比起人工操作,機器操作更精確,質量也更有保障,目前國際上很多大牌汽車廠商在制造過程中自動化率越來越高,也是未來汽車制造發展的趨勢。但在國內汽車制造企業中,自動化率還非常有限。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所教授王健強介紹,成本太高是影響國產車制造自動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前我國的汽車制造裝備長期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壟斷,民族品牌也都用國外生產線。而目前,安徽制造的汽車制造裝備完全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昨天展出的這些裝備尤其是乘用車門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造出的汽車車身質量不輸奔馳、寶馬等大牌車,目前已經應用于一汽、東風汽車、中國重汽、長城、奇瑞、江淮等諸多國內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和部分國外零部件生產企業。 而比起國外一條流水線動輒數億元的投資,安徽產設備同樣運用國際一流的機器人,但價格卻可能便宜20%至50%,服務質量和費用也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