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知》,2013年,純電動乘用車可以獲得最高6萬元/輛的補貼,但在2014年、2015年,補貼額度將分別下調到2013年標準的90%和80%。
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再次強調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采取 “退坡機制”。他表示,市場化的產品最終還要靠市場認可,政府補貼新能源汽車只是階段性的措施,“最后還要把它(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進展仍然緩慢。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向 記者表示,到2017年,北京市場將推廣新能源車20萬輛,其中2014年將推廣2萬輛。今年北京市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5000輛,但目前距離這一目標尚相去甚遠。
面對新能源汽車“上量”的要求,伴隨著新政策導向的明確,汽車企業和地方政府開始尋找新的市場空間。
市場的問題交給市場
對于《通知》的發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指出,國家政策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基本保障,在推廣初期階段,必須要有持續的相關政策來扶持。
實際上,上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并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累計推廣示范車輛超過2.7萬輛,其中公共服務領域為2.3萬輛,個人客戶購車僅4400輛。而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期推廣計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規劃與實際的數字相差甚遠。
同時,在麥肯錫咨詢機構發布的報告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排名已經從三年前的第三位,降至去年的第五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與美國、日本、歐洲相比,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數量均較少,與國際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拉大。
因此,在具有政府導向色彩的首輪市場推廣遇挫后,最新的信息是,政府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中充當的角色將有所調整:政府未來提供“基礎保障”,而將市場的問題交還給市場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