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打造用戶參與的互聯工廠則成為海爾構建開放創業平臺的核心要義。
正是秉持這樣的宗旨,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云杰針對中國互聯網戰略實施最為薄弱的兩個環節提出了相關建議:一是要建立農村電商物流信息互聯交互平臺,二是扶持B2B類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事實上,無論是農村電商,還是跨境電商,用戶的參與都極為重要。這也是繼美國制造業回歸,德國強調其精密制造,日本強化其精細化制造背景下,中國制造的新的機會。在工業4.0的時代,探索用戶參與的互聯工廠將有機會讓“中國創造”領跑智能制造時代。
周云杰告訴筆者:“我們現在搞互聯網工廠的思維是用戶要參與進來,不要閉門造車,研發產品,而是用戶的需求驅動,讓全社會的資源為用戶創造他要的產品,我認為這是未來中國制造的靈魂性的東西。”
“打造虛實融合的農村電商”
顯然,與諸多電商企業在大中城市的激烈PK不同,農村電商還是一塊處女地,而其之所以尚未被大規模開發,很大一個原因在于農村電商的發展依然面臨很多瓶頸問題,這也將是國家“互聯網+”戰略中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如何盤活農村的生產資源和消費資源,調動農村的生產要素,參與到整個“互聯網+”的國家戰略中,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
周云杰告訴筆者:“農村電商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也面臨兩個瓶頸問題。第一是信任也就是誠信問題。農村消費者比城市消費者更有顧慮,我能不能買到稱心的東西,會不會買到假貨等,這個阻礙著農村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消費。第二是物流問題。最后一公里能不能配送到位,這事關打通農村物流的整個神經末梢的問題。”
周云杰表示:“僅以家電消費的購買力為例,十年以前,農村地區消費,也就是三四級市場和一二級市場比例,大概是‘七三開’,70%是一二級城市消費。退回五年前,這個比例大概就變成了一半一半,準確來說是農村市場占45%,一二級城市占55%,但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是三七開了,即農村市場占到70%。”
不僅如此,周云杰提供的另一組數據也顯示,2014年農村網購的金額達到了大約1800億元,預計到2016年會達到大概4600億元,意味著這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而支撐這一市場背后的數據則顯示,農民的人均收入從三千多元到八千多元,這意味著購買力在提高,網購比例也在提高。
那么,如何解決農村電商面臨的瓶頸問題,釋放農村電商的巨大潛力和活力呢?在周云杰看來,就是要打造“虛實結合”的農村電商生態體系。
周云杰告訴筆者:“所謂的‘虛’就是互聯網上的云管理,所謂‘實’就是一定要有用戶的參與,一方面,營銷的網絡可以讓用戶到實體店體驗產品,另一方面,物流網絡則要實現和用戶面對面地交流。”
周云杰表示:“在農村地區做電商,首先面臨的是誠信問題,用戶對網上商品的信任度是打問號的,怎么能建立誠信體系,包括有誠信的產品、有誠信的服務,這個都需要培育。這個培育僅僅靠互聯網是做不到的,就需要面對面地跟用戶做交互。我們的物流服務就可以非常實實在在地在用戶身邊做到這一點。”
“不僅如此,真正的農村電商物流是最后一公里,怎么讓用戶選擇商品的時候快速到位,甚至是讓用戶選擇的商品在配送車上,這個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再往前進一步,我們希望農村地區的用戶不再是一個被動的用戶,而應該主動參與到設計當中,用戶可以定制自己需要的產品,適合當地的用電環境、房屋居住環境,這樣的產品他們可以參與進來。所以,‘虛實融合’就是要讓用戶可以非常好地參與進來。”
定制化產品與社會化共享配送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爾整個農村電商戰略勾勒中,互聯工廠起著重要的作用。
周云杰告訴筆者:“收集起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整合成一個大平臺,通過標準化、模塊化完成個性化定制。可能給用戶展現的是個性化的東西,但是后臺是通過不同的模塊做不同的組合,最終形成個性化的東西。這就是現在海爾內部做的‘互聯工廠’,是用戶個性化定制,也是F2C,從工廠到用戶這么一個概念。”
在周云杰看來,以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做這個事肯定是成本非常高。但是,我們通過互聯網把碎片化的需求整合,用大規模的定制去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這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一個紅利。
除了為借助互聯工廠為農村用戶定制個性化產品,“如何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也是海爾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事實上,海爾與阿里兩年前成立的日日順已經肩負起這樣一個角色,就是將淘寶平臺上大件商品由日日順送到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
周云杰告訴筆者:“海爾目前在全國有三萬多個銷售網點,已經建立了配送的通路。但是,如果整合成一個開放的平臺,大家把所有資源集成在一起,配送效率提升了,配送成本下降了,用戶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企業也會節省更多的成本。”
海爾互聯工廠將中國智能制造推向全球
事實上,海爾互聯工廠矚意的絕不僅僅是農村地區,它還有著更大的夢想和挑戰,那就是將中國的智能制造推向全球。
周云杰表示:“中國家電的制造業占全球家電制造業的40.5%,但是中國家電的品牌在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的品牌份額只有2.9%。這2.9%里面,其中86%是海爾,這意味著中國的制造業還是以代工為主,品牌太少。所以,真正的危機應該是如何來建立全球營銷的品牌,實現品牌強國。”
工業4.0時代的到來,用戶需求不斷細化,按需定制正成為全球家電制造的必然趨勢。由此,整個家電業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企業變成互聯工廠?
周云杰指出:“工業4.0的本質就是互聯工廠。作為海爾工業4.0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工廠起到連接用戶、供應資源和企業的紐帶作用。同時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必要條件,這個必要條件就是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提高效率。一個是充分條件,讓消費者能夠參與到產品設計,參與到產品制造里面,參與到產品營銷里面,是和用戶貫通的工廠。”
據了解,海爾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互聯工廠的實踐,致力于打造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體系。為實現從大規模制造向個性化定制的轉型,企業必須轉型為開放的平臺,以模塊化為基礎的互聯工廠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體驗的“主體”,而用戶交互定制平臺和模塊商資源平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體驗的“兩翼”。
具體來看,海爾互聯工廠的前端就是名為“眾創匯”的用戶交互定制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海爾與用戶能夠零距離對話,用戶可通過多種終端查看產品“誕生”的整個過程。
除了“眾創匯”,互聯工廠的另一個重要平臺就是“海達源”模塊商資源平臺。它作為用戶需求的對接者可以將一流資源無障礙進入,實現攸關方利益最大化、動態優化自演進的目標。
用海爾自己的話說,新的互聯工廠平臺具備了“開放”“零距離”“公開透明”“用戶評價”四大特征。實現了由內部評價到用戶評價,共同面向用戶,創造用戶價值;由采購零件到交互模塊化引領方案;由博弈關系到共創共享的利益共同體等三個方向的革命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