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特高壓建設,打通電力外送通道,把電力送到負荷中心,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配置,才能保證甘肅新能源可持續開發。
“一邊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的迅猛發展,一邊是電力無法就地消納、難以就地平衡。”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甘肅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表示,加快特高壓建設,打通電力外送通道,把電力送到負荷中心,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配置,才能保證甘肅新能源可持續開發。
近年來,甘肅風電、太陽能發電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月底,甘肅省并網風電場有64座,裝機規模643.91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21.67%。截至2013年1月底,甘肅并網光伏電站有40座,總裝機容量59.65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2.01%。2012年,甘肅風電發電量達93.99億千瓦時,占全省總發電量的8.49%;全省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601小時,較上年下降58小時;2012年全網光伏發電量3.1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98.80%。
馬光明表示,十年來,省內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分別增長805倍和538倍,電網對新能源健康快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電力對全省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助推作用顯著提升。
接下來的幾年,甘肅新能源開發還將保持高速發展。根據《甘肅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甘肅省風電裝機將達到17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高速發展,給電能的消納帶來了嚴峻考驗。馬光明深入地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消納面臨的問題。
第一,電源電網建設不同步,新能源發展的統籌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在國家鼓勵新能源發展大前提下,新能源前期工作審批及流程簡單,核準進度快,建設周期短,同比電網配套工程與風電場建設不同步。同時,新能源發展的國家規劃與地方規劃不統一,部分地區新能源發展與電網建設不匹配,配套電網建設嚴重滯后,且跨省、跨區消納機制未形成。
第二,電網調峰能力有限,電力平衡困難。新能源中,光伏發電的特性較好,基本為正調峰特性;風電具有明顯“反調峰”特性,其大規模并網后,將導致電網電力平衡困難。甘肅電網可調節的風電規模與規劃規模相差較大,無法全部在甘肅電網內消納。根據運行數據,酒泉風電基地在大部分日歷天內,存在風速接近零和額定風速之間變化,風電出力波動在接近零出力和額定出力之間變化。由于風電的可測、可控、可調性較差,嚴重影響了電力系統調度運行與安全穩定。
第三,風電送出及消納的經濟性較差,影響電網企業和風電業主經營效益。當前我省風電上網電價達到0.3343元/千瓦時,遠高于電網企業平均購電電價,考慮到電網企業購風電電量較多,導致購電成本大幅增加。同時,由于風電出力受限,業主開發風電的經濟性也較差,按全年風電利用小時數1620計算,較設計利用小時數低380小時,發電收入較預期減少19%。
馬光明建議,一是努力推動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將新能源及其配套電源進行打捆外送;二是推動配額交易機制,促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出臺或在甘肅試點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以配額制促進大規模新能源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