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您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的現狀有何評價?
Martijn:中荷一直保持著風電領域的交流,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此次風電大會期間舉辦的中荷海上風電研討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兩國海上風電未來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許多荷蘭企業借此機會來到中國,同中國企業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將更加有利于雙方合作的展開。
此次研討會,雙方都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也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希望這些想法都能在未來得以實現,也歡迎中國企業來荷蘭進行考察。這種不斷交流、互相學習的氛圍應該維持下去。
中國能源報:中荷兩國在海上風電發展各有什么優劣勢?
Martijn:荷蘭有超過20年的海上風電發展經驗。Martijn:毫無疑問,海上風電是中荷未來的合作重點,尤其是向更遠、更深的海域發展。當然,這對安裝、基礎設施及管理維護提出了更高要求,葉片尺寸也將更大。這是海上風電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也帶來了許多機遇。我認為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很大。
中國能源報:海上風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是成本嗎?
Martijn:成本當然會是一個問題,但對剛剛起步的中國海上風電商來說,還有更加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問題。目前,相關政府機構(包括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等)正在對政策、項目位置和環境影響等問題進行討論。我想等這些前期問題都得以落實和解決后,才是考慮成本問題的時候。
我認為,中國海上風電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風機制造商缺乏認證。對投資商來說,要進入一個市場、特別是像海上風電這樣的新興市場,了解其風險是十分必要的。擁有資格認證的企業無異于給投資商打了一陣強心劑,反之就會令他們有所顧慮。而投資無法保障將給海上風電市場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中國能源報:海上風電成本仍然很高,您認為未來會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嗎?
Martijn:許多人都說風電的成本將會下降,我同意這個觀點。但風電成本的降低不應以犧牲質量為代價,而且我認為成本下降速度不會很快。
當然,海上風電成本肯定是有一些下降空間的。但是我仍要強調,成本下降應該是循序漸進的,速度過快并不是一件好事。成本下跌過快意味著企業沒有足夠時間去適應,利潤大跌甚至虧損會導致企業難以保障自身發展。
中國能源報:目前Pontis在中國有業務嗎?未來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同中國進行合作?
Martijn:Pontis目前在歐洲、美國和中國都設有分部。在中國我們已經同幾家風機葉片制造商展開了合作。我們具有10兆瓦風機葉片的設計和制造經驗,在中國的海上風機安裝項目也將在不久后進行。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完全采用歐洲標準,因為我們相信只有好的質量才能贏得更多客戶。
此外,我們同樣為客戶優化葉片制造工序,提高質量以及控制成本。幫助客戶減輕葉片重量也是我們的業務之一,這可以讓風機在一些風力條件相對較差的環境里良好運行。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也犯了一些錯誤,不過我們也因此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發展經驗。中國海上風電正處在起步階段,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借鑒我們的經驗教訓,在發展方面少走彎路。
中國風電市場發展很快,這同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這一點上中國比過去的荷蘭做得更好,我想我們也應該從中學習。
對中國企業來說,想要開拓歐洲市場可能比較缺乏資質認定,而在這方面許多荷蘭企業都能夠給予幫助。
中國能源報:您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前景有何展望?哪方面比較有發展潛力?